在蚕豆叶片中,含叶绿体数目最多的结构是( )
A. 海绵组织 B. 栅栏组织 C. 上表皮和下表皮 D. 叶脉
下列结构中,使根不断生长的是( )
A.根冠和生长点 B.伸长区和成熟区
C.分生区和伸长区 D.根冠和伸长区
炒熟的种子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也不能萌发,这是由于( )
A.胚是死的 B.胚不完整 C.种子正在休眠 D.缺少营养物质
种子结构中,新植物体的幼体是( )
A. 胚芽 B. 子叶 C. 胚乳 D. 胚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发源于中国华南地区的水稻,常生活在水滨浅滩。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可使水稻躲避大部分杂草的侵扰。因为陆生植物一般不能耐受淹水环境,淹水后往往会发生烂根并死亡的现象。水稻茎内有气腔,可以直接把氧气运输到根,避免根细胞因缺氧而死亡。但稗草、莎草、李氏禾等耐涝性强的杂草却能在稻田中生存。要去除它们,还需施加除草剂或进行人工管理。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产量较高。近年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致力于“海水稻”开发,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天然抗盐、抗碱、抗病基因,通过杂交育种技术,计划在3年内培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的耐盐水稻品种。耐盐碱的“海水稻”,将成为今后促进荒芜土地开发,提升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
1.陆生植物淹水后烂根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的水( )
A.破坏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B.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C.阻断了植物营养的运输
D.抑制了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2.水稻茎内的气腔,是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结构特点。下列植物最可能存在气腔的是( )
A.桑树 B.睡莲
C.广玉兰 D.桂树
3.稻田中水稻和稗草的关系是( )
A.寄生 B.捕食
C.竞争 D.互利共生
4.盐碱地一般不适合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
A.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B.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C.土壤溶液浓度低于植物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D.土壤溶液浓度低于植物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5.水稻对浅水环境的适应和海水稻的选育分别属于( )
A.自然选择,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人工选择
C.人工选择,自然选择 D.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19岁末,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并出现死亡病例和扩散现象。科学家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与引发2002年SARS疫情和2012年MERS疫情的冠状病毒不同,它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该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中,吸入飞沫或接触飞沫沉积的物体表面可导致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也不必惊慌,专家表示,只要坚决执行目前的防控措施,足以防控新冠病毒的威胁。
根据科学家寻找到的证据,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这种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以及能用翼手飞翔的动物,可携带100多种病毒。这些病毒可通过蝙蝠传播给人类。因此,保护野生动物、谨防病毒跨物种传播,是我们应当从本次新冠疫情中吸取的教训。
1.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B.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
C.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D.能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
2.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建议市民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其目的是(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3.新冠病毒有可能起源于蝙蝠。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可判断蝙蝠属于( )
A.昆虫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4.肺是新冠病毒攻击的主要部位,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下列有关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体积小,数目极多
B.肺泡位于细支气管末端
C.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肺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5.面对肆虐的疫情,人们寄希望于尽早开发出有效的疫苗,摆脱病毒带来的威胁。下列有关疫苗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B.疫苗通常是由被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C.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体,可使人机体产生相应的抗原
D.疫苗可以刺激人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