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塞罕坝林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林场建设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

塞罕坝林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林场建设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习近平主席说:“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塞罕坝曾经是千里松林的皇家猎苑,但由于过度开垦和连年的战争与山火,逐渐退化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如图1是荒原中仅存的一棵落叶松,它的树冠像一面旗帜,推测影响其形态的生态因素是_____

(2)林场三代建设者用近60年的青春韶华创造了由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生态奇迹。如今的塞罕坝森林覆盖率达80%,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植物659种、脊椎动物293种、昆虫660种、真菌79种,这充分体现了_____的多样性。图2是林区部分生物的食物网简图,其中,松毛虫和蜘蛛是_____关系。若青蛙的数量减少,则_____的数量减少最多。请写出含有山雀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

(3)塞罕坝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是京津地区重要的防沙屏障和生态旅游之地。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

(4)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你打算怎样做?_____

 

自动调节能力 风 物种 捕食 蛇 落叶松→松毛虫→山鹊→鹰或狗尾草→蝗虫→山鹊→鹰 生物影响环境 保护森林、湿地、海洋、多植树造林等措施 【解析】 (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5)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1)塞罕坝曾经是千里松林的皇家猎苑,但由于过度开垦和连年的战争与山火,逐渐退化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这说明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如图1是荒原中仅存的一棵落叶松,它的树冠像一面旗帜,为了适应环境,一般这种环境风的方向基本就是定向的,影响其形态的生态因素是风。 (2)林场三代建设者用近60年的青春韶华创造了由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生态奇迹。如今的塞罕坝森林覆盖率达80%,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植物659种、脊椎动物293种、昆虫660种、真菌79种,这充分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如图2所示的食物网中,其中,蜘蛛捕食松毛虫,松毛虫和蜘蛛是捕食关系。若青蛙的数量减少,则以青蛙为食的蛇因缺少食物其数量减少最多。图中含有山雀最短的一条食物链:落叶松→松毛虫→山鹊→鹰或狗尾草→蝗虫→山鹊→鹰。 (3)塞罕坝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是京津地区重要的防沙屏障和生态旅游之地。因此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 (4)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塞罕坝林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合理建议是保护森林、湿地、海洋、多植树造林等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掌握生物学的思想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世界。生物体诸多生命活动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下列不属于对立统一观的是(  )

A.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B.生长与繁殖

C.遗传与变异 D.吸收与排泄

 

查看答案

关于马的进化,下列研究方向合理的是(  )

A.比较不同时期马的数量

B.比较现代不同品种马的特点

C.比较不同地质年代马的腿骨化石

D.研究赛马的毛色遗传规律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洋葱的结构层次,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1]是正在分裂的细胞

B.甲为分生组织

C.甲位于乙的[5]处

D.丙是由根茎叶构成的植物体

 

查看答案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穿越了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通过缩短工期、减少桥墩数量等措施,做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这样做的生态意义是(  )

A.增加生态环境的复杂性

B.打造观光旅游新亮点

C.提高白海豚对新环境的适应

D.减少对白海豚栖息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

晓白跟妈妈学做面包时,感觉发酵后的面团变轻了。这是酵母的作用吗?她设计的对照实验应该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丙和丁 D.乙和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