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判断题 (1)两栖动物就是在陆地上和在水里都能生活的动物。(______) (2...

判断题

(1)两栖动物就是在陆地上和在水里都能生活的动物。______

(2)鸟类之所以能够保持体温恒定,是由于羽毛的保温作用。______

(3)小孩生下来就会吃奶,这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______

(4)在果园中放养蜜蜂,由于蜜蜂采食果树花粉,会致使结果率下降。______

(5)在寒冷的极地或在很热的温泉中不可能有细菌。______

(6)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______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解析】 (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鸟类的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 (3)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4)蜜蜂采食花粉,不仅为自己准备好了口粮,还为植物传播花粉起到了巨大作用。 (5)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芽孢,它是细菌的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 (6)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1)青蛙是典型的两栖动物,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而不是仅指陆地上和水里都能生活就可,如乌龟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不是两栖动物,题干说法错误。 (2)鸟类的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心脏与体重的百分比大、每分心搏次数多,使得鸟类输送氧气的能力强,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就强,能释放较多的能量,满足鸟类飞行的需要,同时利于维持恒定的体温.其次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有助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另外鸟类还有较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如气囊的散热作用以及羽毛的保温作用等,都利于保持体温的恒定不变,可见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3)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没有学习就会的,所以小孩生下来就会吃奶为先天性行为,题干说法正确。 (4)果园里放养蜜蜂,蜜蜂确实采食果树的花粉,但是它吃掉的花粉根本不影响果树结果,因为果树的花粉数量是十分庞大的,蜜蜂采食花粉,不仅为自己准备好了口粮,还为植物传播花粉起到了巨大作用。在为果树和农作物传粉的昆虫中,蜜蜂是绝对的主力军。例如一只蜜蜂一次飞行,能给瓜类带来48000粒花粉,一只蚂蚁只能带330粒。通过蜜蜂的传粉,果树和农作物的产量能得到大幅度的增加,题干说法错误。 (5)细菌外面有荚膜保护,遇到不良环境时看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在寒冷的极地,英国和美国的微生物学家近日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发现了大量的藻青菌等细菌群落,海底温泉喷涌出高达350摄氏度的水流,海底热泉水从地下带上来许多硫酸盐,硫酸盐在高温高压下变成了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一些以硫化氢为营养的细菌以极快的速度繁衍,表明细菌、真菌分布广泛,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5)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题干说法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叙述没有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是(  )

A.抚州市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

B.抚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常住人口为3912312人

C.李振声院土利用小麦和偃麦草杂交培育出抗病虫害新品种

D.麻姑山景区有大片森林、湖泊、溪流、草地、农田等

 

查看答案

桃在分类上的隶属关系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双子叶植物纲②种子植物门 ③蔷薇科④蔷薇目 ⑤被子植物亚门⑥梅属⑦桃⑧植物界

A.⑦⑥①④③②⑤⑧ B.⑦⑥②①④⑤③⑧

C.⑦⑥③④①⑤②⑧ D.⑦⑥②①④⑧⑤③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界、种

B.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反映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分类单位越小,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多

D.分类单位越小,其中所包括的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

 

查看答案

食品保存不当容易发霉。为了探究影响霉菌生长的环境因素,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取甲、乙、丙三只培养皿,分别放入相同的两小块面包,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按下表中的方法处理,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组别

实验处理

在烘箱中100℃烧烤10分钟,晾凉后加盖在室温下放置

不烧烤,加盖后放入冰箱冷藏室(4℃)

不烧烤,加盖后室温下放置

放置时间

4-5天

实验现象

不发霉

不发霉

发霉

 

 

 

根据此探究过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实验设计上看,甲和丙不能形成对照

B.从变量的角度看,甲和乙能形成对照

C.该探究说明低温是保存食品的唯一方法

D.将面包暴露在空气中30分钟是进行接种

 

查看答案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这一探究活动中,选用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

A.设置对照,在不同环境下培养 B.设置对照,且实验组和对照组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

C.分别采集两种环境中的标本 D.采集同一环境中的标本,在不同环境中培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