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分析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标号 加入物质 搅...

分析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标号

加入物质

搅拌

温度

时间

碘液

现象

馒头碎屑、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2

馒头碎屑、清水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2

 

 

A. 变量是唾液 B. 37℃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C. 甲试管现象不变蓝 D. 乙试管现象不变蓝

 

D 【解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 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解析】 A、甲号试管与乙号试管馒头形态、温度环境都相同,不同的是加入的物质,甲号试管是唾液和2滴碘液,乙号试管是等量清水和2滴碘液,其变量是唾液。A正确 B、因为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最适温度是37℃,这样做是为了模拟人体内的口腔温度。B正确 CD、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甲试管。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里的淀粉分解了,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乙试管中有淀粉,滴加碘液后变蓝,C正确,D错误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青春期是人生一个重要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殖器官开始形成 B. 心肺功能增强

C. 开始产生生殖细胞 D. 身高明显增加

 

查看答案

下面是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卵巢内进行的

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子宫内完成的

C.胎儿的性别,决定于怀孕的那一刻,与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种类有关

D.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体外

 

查看答案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现代类人猿 B.猕猴

C.森林古猿 D.长臂猿

 

查看答案

楚汉时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张良用白糖汁在乌江边书写了“项羽死于此”五个大字,项羽逃至乌江边,看见蚂蚁排成“项羽死于此”五个大字,误以为天意如此,随后拔剑自刎。某同学通过此事件思考:蚂蚁是否喜欢吃甜食?于是设计了如下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如图)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

(2)a.你认为本实验所要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b.为了保障实验结果的合理性,除实验变量外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_______

A、相同的条件   B、不同的条件   C、相对的条件   D、相似的条件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______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生物的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表示黄粉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的发育相比,该昆虫的发育过程多了一个不取食,少活动的______(填写结构名称)这个阶段;该昆虫是一种粮仓中的害虫,其危害粮食的主要时期是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生产实践中,果农常常采用图乙这种方式培育果树新品种,该方式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图乙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_______,属于无性生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