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下面,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揭色或黑色的...

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下面,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揭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的问题:鼠妇会选择______的环境吗?

(2)作出的假设: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一个盒子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盒子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4)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实验结果如下表,请你分析结果,并尝试得出结论。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1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9只

 

①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该怎么处理表格中的数据?______

②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也影响着环境,请你列举一个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______

 

阴暗 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光 取平均值 光对鼠妇有影响,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生活 蚯蚓疏松土壤 【解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1)由题干可知,该同学设置的实验一组是明亮环境,一组是阴暗环境,那么该同学要探究的是阴暗环境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所以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因为前面提出问题是: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因此可以做出假设: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3)在一个盒子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形成一侧有光(明亮)而另一侧无光(阴暗)的环境,所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光。 (4)在实验中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常常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多数鼠妇在黑暗处聚集,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鼠妇有影响,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生活。 (5)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有很多,比如蚯蚓疏松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棚种植是一种种植技术,利用塑料大棚种植瓜果或蔬菜,既能增加产量,又可获得反季节果蔬。请结合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相关知识,解释大棚种植有关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______能,把______和水合成贮存着能量的______,并释放______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2)在蔬菜生产旺盛时期,大棚的透明塑料膜上常有一些水滴,这些水摘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作用。

(3)到了晚上,农民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个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大棚的内部温度。大棚栽培适当在夜间降温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人体血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简称血糖。人体内有一套调节血糖浓度的机制。关于人体内糖代谢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垂体分泌的性激素可升高血糖浓度 B.生长激素可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C.甲状腺分泌不足时,会引起糖尿病 D.可采用注射胰岛素来治疗一些糖尿病患者

 

查看答案

通过下列方式繁殖的后代,与亲代的遗传信息一致的是(    )。

A.利用柳树的枝条繁殖新植株 B.丢弃在土壤中的桃核发芽长成的桃树

C.用人工受精产出的小牛 D.青蛙抱对后在水塘中产卵,孵化出蝌蚪

 

查看答案

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

A.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中特定区域形成听觉

B.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C.尿液形成:血液→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中形成尿液

D.肺吸气过程:空气→鼻→支气管→气管→肺

 

查看答案

人类身体里有一个繁忙的运输系统,那就是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其中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右心房的血管是(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毛细血管 D.上下腔静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