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传播,波及200多个国家,截...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传播,波及200多个国家,截至北京时间6月7日16时33分左右,全球新冠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40万人,确诊病例数则达到6910014例。起这场瘟疫的病毒成为COVID﹣19病毒。COVID﹣19病毒首先侵犯人体的呼吸系统,继而破坏人体的心、肝、脾、肾及全身,最后致人死亡。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2020年3月26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全球科技界的共同努力,集中全社会的智慧,应该共同面对、共同研究、共享成果。

(1)引起新冠肺炎的COVID﹣19病毒,在传染病学角度都属于_____。在结构上新型冠状病毒与细菌最大的区别是_____

(2)从传播途径分析,新冠肺炎都属于_____传染病。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捐献的血浆(或血清),在免疫学上相当于_____

(3)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中,进行消毒、勤洗手、正确的佩戴口罩等措施属于_____

(4)蝙蝠携带包括埃德拉病毒、马尔堡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却不生病,从生物进化角度考虑是_____的结果。

 

病原体 无细胞结构 呼吸道 抗体 切断传播途径 自然选择 【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型冠状病毒与结核杆菌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与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 (2)从传播途径分析,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和飞沫进行传播。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捐献的血浆(或血清),在免疫学上相当于抗体,其原理是让人在不发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进行消毒、勤洗手、正确的佩戴口罩等措施,目的是阻止病原体感染健康人体,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内,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蝙蝠虽然携带着都很多病毒,但是自身并没有生病,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一是滨州湿地公园中物质循环以及成分之间关系示意图,图二是图一的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物学上,把蛇、鼠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

(2)随着鼠的捕食过程,食物的_____进入它的体内并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图一中生理过程_____(填序号)表示腐生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力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过程。

(4)由图二提供的信息,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ABCD的食物链关系:_____。B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若B大量死亡,湿地公园导致生态危机,因为生态系统_____是有限的。

 

查看答案

洋葱和豌豆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请据图回答:


 

(1)洋葱绿色的管状叶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由种子的_____发育来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要选取洋葱根尖的_____部位。

(2)如图1表示温度对洋葱绿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看出,15﹣35℃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表现_____的特点;与30℃比,35℃时光合作用强度出现了下降,原因是_____;温度为_____时洋葱生长最快。用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圆粒;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收获的子二代有圆粒和皱粒两种,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3)已知豌豆的体细胞内有7对染色体,则皱粒豌豆花粉中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

(4)在豌豆的圆粒与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中,_____是显性性状,子二代中出现了圆粒和皱粒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子二代中圆粒个体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

(5)根据子一代的示意图,可以判断豌豆是_____植物。一个豆荚中有多粒豌豆,说明雌蕊中有多个能发育成豌豆的_____

 

查看答案

顺义区在5月进行体育测试,为了形成健康的运动观念和习惯,体育老师会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测试活动。如图甲是李亮在体育测试时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①~⑦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A、B、C、D代表相关的系统或器官,a是可被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图乙是人体的反射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李亮为保证测试时充足的能量供应,早晨吃了富含营养的鸡蛋、牛奶和面包等食物

①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若a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进入血液后先到达心脏的______,D代表肾脏,则一部分a在D中从离开血液到返回血液依次经历的结构是肾小球→肾小囊→________→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2)测试过程中,李亮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会增加,消耗大量的氧气。当进行图甲中③所示过程时,膈肌和肋间外肌处于________状态;氧气通过B系统进入组织细胞参与______作用为李亮提供能量。

(3)在进行1000米快跑测试时,李亮因意外摔倒擦伤了膝盖。李亮“擦伤膝盖并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乙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查看答案

如图是细胞的模式图,请结合这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构成生产者的细胞是_____(填甲或乙)。

(2)具有保护作用和控制物质的进出的结构是[___]___

(3)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细胞时,颜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它含有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4)吃西瓜时,我们会感到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图中[___]___内含有溶解的糖分。

(5)甲图细胞中颗粒状的结构[E]____能够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图甲和图乙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

(6)图乙细胞构成生物体和图甲细胞构成生物体比较,结构层次的区别是____

 

查看答案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常常涉及到生物学知识,如草莓成熟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买回来的鲜草莓很容易腐烂变质。为了探究草莓在低温下能否延长保鲜时间,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一个草莓园里采摘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的新鲜成熟草莓,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

实验材料

环境温度

其他环境条件

保存时间

变质个数

草莓50个

4℃

相同

2天

草莓50个

常温

2天

46个

 

请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甲、乙两组新鲜草莓的品种、大小、成熟状况、个数及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_____;设置乙组的作用是_____

(2)你认为草莓变质的根本原因是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据此结论,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_____(答出1点即可)

(3)制作酸奶和泡菜时起关键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

(4)当前许多中小学生喜欢在学校附近的小商小贩处购买“三无”食品,经常食用此类食品存在的安全隐患是_____(答出1点即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