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 )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唯有葵花向日倾——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生物的变异现象
板羽因其要求场地小,运动效果好,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这项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对人的反应速度和身体机能有较高的要求。请回答问题:
(1)玩家在击球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方向和力量,这主要是______调节的结果。
(2)在运动中,对手玩家会根据板羽球的速度和位置做出判断,并迅速移动双腿至合适的击球位置,完成这一动作的基本方式是______。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中枢位于图中的[_____]______,产生动作的腿部肌肉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
(3)在玩家挥拍击球的过程中,能够帮助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结构主要是[_____]______。
(4)板羽球由远及近的飞行路径,玩家始终都能清晰地看到,这主要是依靠眼部的睫状体对______曲度的调节实现的。
某学校生物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是等量的)、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 馒头形态 | 加入的物质 | 温度环境 | 实验现象 |
1 | 碎屑 |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 37℃;10分钟 |
|
2 | 碎屑 | 2毫升清水;2滴碘液 | 37℃;10分钟 |
|
3 | 小块 | 2毫升清水;2滴碘液 | 37℃;10分钟 |
|
4 | 碎屑 | 2滴碘液 | 0℃;10分钟 |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根据你预测的实验现象分析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分析1-3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其它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小组同学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______,予4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_____号试管,根据你预测的实验现象,对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1 随着国内防控疫情的趋好,复工、复产、复学正在有序进行。而国外却迎来了疫情的大爆发,很多国家缺少医疗防护物质和呼吸机,在我国疫情趋稳的情况下,各国开始争相订购我国生产的医疗用品。
材料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表示,在缺乏特效药情况下,呼吸机和ECMO,在新冠肺炎治疗过程当中意义重大。大家知道新冠肺炎使肺功能受到明显损害,这时候有个呼吸机对它进行支持,进行追加氧气提供,能够让病人肺功能获得很好恢复。另外有的病人肺功能损害非常严重,这时候ECMO能够给病人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支持,通过体外循环给病人血液里面进行氧的输入,让病人的病损肺能够充分休息。
材料3 ECMO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是抢救新冠肺炎危重病人的终极武器。下图为体外膜肺氧合设备工作原理示意图。
(1)肺对人生存非常重要的原因:肺是______的主要器官,是进行______的主要场所。
(2)呼吸机可以替代病人的自主通气功能,从而增加肺泡内______成分的含量,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3)ECMO设备中电动泵使体外的血液流动并流回人体内,其功能相当于人体的______(某种器官);ECMO设备中______相当于人体肺的作用。使用ECMO过程中需要输入营养补充液,为危重病人提供必需的营养。你认为营养补充液的成分中肯定不含_______。
A.葡萄糖 B.水 C.淀粉 D.无机盐
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下图为女性生殖系统和试管婴儿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试管婴儿的形成过程中,卵细胞产生于图1的[____]____,该结构还可以分泌____,以用于激发并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精子产生于父亲的____,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是在体外完成的。而自然生育过程中,精卵结合的场所是图1的[_____]_____。
(2)体外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至早期胚胎后,需要移植到图1母体的[_____]_____中进一步发育,并通过脐带和_____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获取营养、排出废物。
(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为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该技术不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__。
a.女性因病摘除子宫引起的不孕症
b.女性因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症
c.男性因精子数量少引起的不孕症
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延庆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下列不符合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
A.家中的普通灯泡换为节能灯泡 B.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C.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D.不按分类标志投放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