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2010•锦州)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且x...

(2010•锦州)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且x1>x2,与y轴交于点C(0,4),其中x1,x2是方程x2-2x-8=0的两个根.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是线段AB上的动点,过点P作PE∥AC,交BC于点E,连接CP,当△CPE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3)探究:若点Q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QBC成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manfen5.com 满分网
(1)先通过解方程求出A,B两点的坐标,然后根据A,B,C三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本题要通过求△CPE的面积与P点横坐标的函数关系式而后根据函数的性质来求△CPE的面积的最大值以及对应的P的坐标.△CPE的面积无法直接表示出,可用△CPB和△BEP的面积差来求,设出P点的坐标,即可表示出BP的长,可通过相似三角形△BEP和△BAC求出.△BEP中BP边上的高,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即可得出△CEP的面积,然后根据上面分析的步骤即可求出所求的值. (3)本题要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QC=BC,那么Q点的纵坐标就是C点的纵坐标减去或加上BC的长.由此可得出Q点的坐标. ②QB=BC,此时Q,C关于x轴对称,据此可求出Q点的坐标. ③QB=QC,Q点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可通过相似三角形来求出QC的长,进而求出Q点的坐标. 【解析】 (1)∵x2-2x-8=0,∴(x-4)(x+2)=0. ∴x1=4,x2=-2. ∴A(4,0),B(-2,0). 又∵抛物线经过点A、B、C,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bx+c(a≠0), ∴. ∴. ∴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4. (2)设P点坐标为(m,0),过点E作EG⊥x轴于点G. ∵点B坐标为(-2,0),点A坐标(4,0), ∴AB=6,BP=m+2. ∵PE∥AC, ∴△BPE∽△BAC. ∴=. ∴= ∴EG=. ∴S△CPE=S△CBP-S△EBP =BP•CO-BP•EG ∴S△CPE=(m+2)(4-) =-m2+m+. ∴S△CPE=-(m-1)2+3. 又∵-2≤m≤4, ∴当m=1时,S△CPE有最大值3. 此时P点的坐标为(1,0). (3)存在Q点, ∵BC=2, 设Q(1,n), 当BQ=CQ时, 则32+n2=12+(n-4)2, 解得:n=1, 即Q1(1,1); 当BC=BQ=2时,9+n2=20, 解得:n=±, ∴Q2(1,),Q3(1,-); 当BC=CQ=2时,1+(n-4)2=20, 解得:n=4±, ∴Q4(1,4+),Q5(1,4-). 综上可得:坐标为Q1(1,1),Q2(1,),Q3(1,-),Q4(1,4+),Q5(1,4-).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9•长春)某部队甲、乙两班参加植树活动.乙班先植树30棵,然后甲班才开始与乙班一起植树.设甲班植树的总量为y(棵),乙班植树的总量为y(棵),两班一起植树所用的时间(从甲班开始植树时计时)为x(时).y、y分别与x之间的部分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当0≤x≤6时,分别求y、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甲、乙两班均保持前6个小时的工作效率,通过计算说明,当x=8时,甲、乙两班植树的总量之和能否超过260棵?
(3)如果6个小时后,甲班保持前6个小时的工作效率,乙班通过增加人数,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继续植树2小时,活动结束.当x=8时,两班之间植树的总量相差20棵,求乙班增加人数后平均每小时植树多少棵?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2009•北京)阅读下列材料:
小明遇到一个问题: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排列形式如图1所示,将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他的做法是:按图2所示的方法分割后,将三角形纸片①绕AB的中点O旋转至三角形纸片②处,依此方法继续操作,即可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DEFG.请你参考小明的做法解决下列问题:
(1)现有5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矩形纸片,排列形式如图3所示.请将其分割后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求:在图3中画出并指明拼接成的平行四边形(画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平行四边形即可);
(2)如图4,在面积为2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分别连接AF、BG、CH、DE得到一个新的平行四边形MNPQ,请在图4中探究平行四边形MNPQ面积的大小(画图并直接写出结果).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2009•重庆)有一个可自由转动的转盘,被分成了4个相同的扇形,分别标有数1,2,3,4(如图所示),另有一个不透明的口袋装有分别标有数0,1,3的三个小球(除数不同外,其余都相同),小亮转动一次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某一扇形,扇形内的数是小亮的幸运数,小红任意摸出一个小球,小球上的数是小红的吉祥数,然后计算这两个数的积.
(1)请你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这两个数的积为0的概率;
(2)小亮与小红做游戏,规则是:若这两个数的积为奇数,小亮赢;否则,小红赢.你认为该游戏公平吗?为什么?如果不公平,请你修改该游戏规则,使游戏公平.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2009•黑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为A(-2,3)、B(-3,2)、C(-1,1).
(1)若将△ABC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请画出平移后的△A1B1C1
(2)画出△A1B1C1绕原点旋转180°后得到的△A2B2C2
(3)△A′B′C′与△ABC是位似图形,请写出位似中心的坐标:______
(4)顺次连接C、C1、C′、C2,所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查看答案
(2006•苏州)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发现紧急情况到踩下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之后还会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我们把司机从发现紧急情况到汽车停止所行驶的这段距离叫“刹车距离”(如图).
已知汽车的刹车距离s(单位:m)与车速v(单位:m/s)之同有如下关系:s=tv+kv2其中t为司机的反应时间(单位:s),k为制动系数.某机构为测试司机饮酒后刹车距离的变化,对某种型号的汽车进行了“醉汉”驾车测试,已知该型号汽车的制动系数k=0.08,并测得志愿者在未饮酒时的反应时间t=0.7s
(1)若志愿者未饮酒,且车速为11m/s,则该汽车的刹车距离为多少m(精确到0.1m);
(2)当志愿者在喝下一瓶啤酒半小时后,以17m/s的速度驾车行驶,测得刹车距离为46m.假如该志愿者当初是以11m/s的车速行驶,则刹车距离将比未饮酒时增加多少?(精确到0.1m)
(3)假如你以后驾驶该型号的汽车以11m/s至17m/s的速度行驶,且与前方车辆的车距保持在40m至50m之间.若发现前方车辆突然停止,为防止“追尾”.则你的反应时间应不超过多少秒?(精确到0.01s)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