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张矩形纸片OABC,O为坐标原点,A点坐标为(10,0),C点坐标为(0,6),D是BC边上的动点(与点B,C不重合),现将△COD沿OD翻折,得到△FOD;再在AB边上选取适当的点E,将△BDE沿DE翻折,得到△GDE,并使直线DG、DF重合.
(1)如图二,若翻折后点F落在OA边上,求直线DE的函数关系式;
(2)设D(a,6),E(10,b),求b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并求b的最小值;
(3)一般地,请你猜想直线DE与抛物线y=-
x
2+6的公共点的个数,在图二的情形中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猜想;如果直线DE与抛物线y=-
x
2+6始终有公共点,请在图一中作出这样的公共点.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如图,△ABC中,∠C=90°,AC=3厘米,CB=4厘米.两个动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沿△ABC的边运动.当点Q运动到点A时,P、Q两点运动即停止.点P、Q的运动速度分别为1厘米/秒、2厘米/秒,设点P运动时间为t(秒).
(1)当时间t为何值时,以P、C、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图中的阴影部分)等于2厘米
2;
(2)当点P、Q运动时,阴影部分的形状随之变化.设PQ与△ABC围成阴影部分面积为S(厘米
2),求出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点P、Q在运动的过程中,阴影部分面积S有最大值吗?若有,请求出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图1是边长分别为4
和3的两个等边三角形纸片ABC和C′D′E′叠放在一起(C与C′重合).
(1)操作:固定△ABC,将△C′D′E′绕点C顺时针旋转30°得到△CDE,连接AD、BE,CE的延长线交AB于F(图2);
探究:在图2中,线段BE与AD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
(2)操作:将图2中的△CDE,在线段CF上沿着CF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平移,平移后的△CDE设为△PQR(图3);
探究:设△PQR移动的时间为x秒,△PQR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操作:图1中△C′D′E′固定,将△ABC移动,使顶点C落在C′E′的中点,边BC交D′E′于点M,边AC交D′C′于点N,设∠AC C′=α(30°<α<90°(图4);
探究:在图4中,线段C′N•E′M的值是否随α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没有变化,请你求出C′N•E′M的值,如果有变化,请你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己知点P是x轴上一点,以P为圆心的⊙P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和C、D,其中A(-3,0),B(1,0).过点C作⊙P的切线交x轴于点E.
(1)求直线CE的解析式;
(2)求过A、B、C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
(3)第(2)问中的抛物线的顶点是否在直线CE上,请说明理由;
(4)点F是线段CE上一动点,点F的横坐标为m,问m在什么范围内时,直线FB与⊙P相交?
查看答案
如图,己知抛物线y=x
2+px+q与x轴交于A、B两点,∠ACB=90°,交y轴负半轴于C点,点B在点A的右侧,且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ABC的外接圆面积;
(3)设抛物线y=x
2+px+q的顶点为D,求四边形ACDB的面积;
(4)在抛物线y=x
2+px+q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B的面积为2
?如果有,这样的点有几个?写出它们的坐标;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已知抛物线y=(k-1)x
2+(2+4k)x+1-4k过点A(4,0).
(1)试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B的坐标;
(2)在y轴上确定一点P,使线段AP+BP最短,求出P点的坐标;
(3)设M为线段AP的中点,试判断点B与以AP为直径的⊙M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