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在一次徒步活动中,有甲、乙两支徒步队伍.队伍甲由A地步行到B地后按原路返回,队伍...

在一次徒步活动中,有甲、乙两支徒步队伍.队伍甲由A地步行到B地后按原路返回,队伍乙由A地步行经B地继续前行到C地后按原路返回,甲、乙两支队伍同时出发.设步行时间为x(分钟),甲、乙两支队伍距B地的距离为y1(千米)和y2(千米).(甲、乙两队始终保持匀速运动)图中的折线分别表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请你结合所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千米,B、C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千米;

(2)求队伍乙由A地出发首次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并确定线段MN表示的y2与x的函数关系式;

(3)请你直接写出点P的实际意义.

 

(1)5;1. (2)线段MN表示的y2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y2=x﹣5(50≤x≤60). (3)点P的意义为:当x= 分钟时,甲乙距B地都为千米. 【解析】 试题分析:(1)当x=0时,y的值即为A、B两地间的距离,观察队伍乙的运动图象可知线段MN段为队伍乙从B地到C地段的函数图象,由此可得出B、C两地间的距离; (2)根据队伍乙的运动为匀速运动可根据路程比等于时间比来求出点M的坐标,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kx+b(k≠0),再由M、N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线段MN的解析式; (3)设队伍甲从A地到B地运动过程中离B地距离y与运动时间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mx+n(m≠0),由点(0,5)、(60,0)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m、n的值,再令x﹣5=﹣x+5,求出交点P的坐标,结合坐标系中点的坐标意义即可解决问题. 试题解析:(1)当x=0时,y=5,∴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千米; 观察队伍乙的运动图象可知,B、C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千米. 故答案为:5;1. (2)乙队伍60分钟走6千米,走5千米用时60÷6×5=50分钟,∴M(50,0),N(60,1), 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kx+b(k≠0),则有,解得:. ∴线段MN表示的y2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y2=x﹣5(50≤x≤60). (3)设队伍甲从A地到B地运动过程中离B地距离y与运动时间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mx+n(m≠0), 则点(0,5)、(60,0)在该函数图象上, ∴有,解得:. ∴当0≤x≤60时,队伍甲的运动函数解析式为y=﹣x+5. 令x﹣5=﹣x+5,解得:x=, 将x=代入到y=﹣x+5中得:y=. ∴点P的意义为:当x= 分钟时,甲乙距B地都为千米.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校分别于2014年、2015年随机调查相同数量的学生,对数学课开展变式训练的情况进行调查(开展情况为极少、有时、常常、总是四种),并绘制了部分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m=     %,n=      %,“总是”对应扇形统计图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若该校2015年共有1200名学生,请你估计其中认为数学课“总是”开展变式训练的学生有多少名?

(4)与2014年相比,2015年该校开展变式训练的情况有何变化?

 

查看答案

如图,矩形ABCD中,AD=5,AB=3,在BC边上取一点E,使BE=4,连结AE,沿AE剪下△ABE,将它平移至△DCF的位置,拼成四边形AEFD.

(1)求证:四边形AEFD是菱形;

(2)求四边形AEFD的两条对角线的长.

 

查看答案

如图,过点A(﹣1,0)、B(3,0)的抛物线y=﹣x2+bx+c与y轴交于点C,它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E.

(1)求抛物线解析式;

(2)求抛物线顶点D的坐标;

(3)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点P使S△PCB=3S△POC,求此时DP的长.

 

查看答案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顶点坐标分别为:A(2,5)、B(﹣2,3)、C(0,2).线段DE的端点坐标为D(2,﹣3),E(6,﹣1).

(1)线段AB先向     平移      个单位,再向     平移       个单位与线段ED重合;

(2)将△ABC绕点P旋转180°后得到的△DEF,使AB的对应边为DE,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并画出△DEF;

(3)求点C在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l的长.

 

查看答案

化简求值:,其中a满足:|a+1|是4的算术平方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