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把相机“调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大,为使他在胶片上仍然形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该: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在自由游动.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
人观察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 鱼和白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 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 鱼和白云分别是光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虚像
小明在课外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1)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 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2)小明想研究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他利用自己的器材反复进行观察、实验,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A、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b、像的大小可能与小孔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接着小明利用上图中的器材进行了实验,其中A是不透明的挡板,中央开有透光的缝隙,
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挡板缝隙长/cm |
实验次数 |
挡板与小孔的距离/cm |
像的大小/cm |
6
|
1 |
5 |
6 |
2 |
10 |
3 |
|
3 |
15 |
2 |
|
9 |
4 |
5 |
9 |
5 |
10 |
4.5 |
|
6 |
15 |
3 |
|
12 |
7 |
5 |
12 |
8 |
10 |
6 |
|
9 |
15 |
4 |
要验证猜想a,应选择 实验的数据进行比较,可得出实验结论是: .
(3)分析比较1、2、3(或4、5、6,或7、8、9)三次实验的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是: 。
(4)小明在进行实验评价时,发现受所用器材的限制,上述影响像的大小因素还缺少一项,它是 。小明对此因素进行了探究,为此对原有器材进行的改进方案是 ,
具体探究步骤为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实验时,点燃蜡烛A,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此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所在的这一侧观察。直到看上去B跟A的像完全重合,这一实验步骤可以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成的像的_________,同时还可以确定_________。
(2)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在记录数据表中某同学发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几组不相等,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一个比较亮,一个比较暗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如图,不透明容器底部A处有一光源,没水时在侧壁B处形成一亮斑,当向容器中加水至CD处时,亮斑在B点的____________(上方/原处/下方);当水面到达EF时,眼睛看到亮斑在B点的____________(上方/原处/下方)。
.说起光速,人们总是感觉快得无法想象.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光速只有3m/s,我们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 写出一个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