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火车长200 m,以36 km/h的速度通过长为1800 m的隧道,
求:
①火车最前端刚进入隧道口到最前端刚穿过隧道口的时间;(3分)
②这列火车需多少时间才能完全通过隧道?(3分)
如下图,轿车从万州往重庆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①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2分)
②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重庆需要多长时间.(4分)
为了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小明按图完成了如下实验。
(1)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数据记录及处理。(提醒: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表格中要填数据哟)
路段 |
距离(cm) |
运动时间(s) |
平均速度(cm/s) |
AB |
40.0 |
2 |
|
BC |
|
|
|
AC |
90.0 |
3 |
|
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 _。(填越来越快或者越来越慢)
(2)该实验的原理是 _
(3)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 _
(4)斜面选择的斜度不能过大,以免 _,也不能过小,以免 _
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如图1,这个实验说明 _.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如图2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介质.真空不能 _。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如图3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 _. 我们通过声音的 _这个特征,来区分门铃发声和音叉发声。
读出下列量具的读数。
物体A的长度是 _,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_
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如下图。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
(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