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小  ,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___  ___是正确的。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桌子上放一杯水(只要合理即可) (3)① 【解析】根据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进行解答;利用转换法解答,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一些较明显的小物体的振动;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离开了传声的介质声音就不传播了,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讲话是声带的振动,音叉发声使水振动,都能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3)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故可的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燃烧的火炉一侧,通过火炉一侧的空气看另一侧直立的静止的物体,看到的物体在晃动,请解释这个现象?

 

查看答案

湖边绿树能在水中形成倒影,物体在平静的水中和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哪一个更清楚?为什么?

 

查看答案

(1)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虚像。

 

 

 

 
(2)光从某种透明的物体射入空气,已知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44°,请你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把折射角的度数标在图上.

(3)完成凸透镜中的光路图.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上图所示)。球形鱼缸和水起到了             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平面镜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         ,可以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大于           cm.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