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3)按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测得牛奶的密度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
(4)如果在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天平测量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时误把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把牛奶和烧杯放在右盘,若他读出左盘中砝码总质量为140g,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为1g,则小红同学测量的牛奶和烧杯的实际总质量为__________g
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__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88 |
90 |
92 |
94 |
|
97 |
98 |
98 |
98 |
(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
小车由甲至乙 |
小车由乙至丙 |
小车由甲至丙 |
路程 |
26 |
|
|
时间 |
|
4 |
|
平均速度 |
|
|
15 |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在做实验时小明同学不小心让一滴泥水溅在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他观察到光屏上的像__________(选填对的选项)
A.不能看到烛焰的顶部
B.不能看到烛焰的底部
C.不能看到烛焰的全部
D.可以看到烛焰的全部,但像会变暗一些
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对实验产生的影响将是:__________。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小明看到家中日光灯管的两端各有一圈黑色(如图甲所示),从外面擦怎么也擦不掉,他觉得奇怪,于是向爸爸请教,爸爸让他在一支长试管内装入少量的碘粉,塞上底部悬挂了少量棉线的橡皮塞,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乙所示。
(1)加热时小明看到碘粉没有熔化就有紫色的烟雾升起,这是__________过程,需要_________热同时发现棉线上好像下了紫色的霜,这是__________过程。
(2)一段时间后,小明看到离试管底一段距离处,出现了一圈紫色的堆积物,这是碘_________而形成的,并且时间越长,堆积越多。由此小明推断日光灯管上的黑圈是__________形成的。
(3)经过这个探究,小明明白了高压电线上凝结的厚冰柱(如图丙所示)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变粗的原因,你认为下列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冰
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厚冰柱后凝固成冰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干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