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光屏向左移动
B.光屏向右移动
C.蜡烛向右移动
D.透镜向右移动
建造设计师设计出了一种能漂浮在水中的城市,漂浮城市装有动力装置,可以移动,该漂浮城市三角形建筑的主体结构是中空的,强风能从中通过,可以确保当飓风来临时,把飓风对建筑的破坏降至最低.该漂浮城市高达360m,占地270万平方米,可容纳多达4万居民.酒店、商店只要是普通城市有的,这里都一应俱全。漂浮城市的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功率为8.0×108W,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某班级有40位中学生从岸上进入漂浮城市参观,则漂浮城市受到的浮力约增加( )
A.2.0×102N, B. 2.0×103N C. 2.0×104N D.2.0×105N
(2)若三角形建筑空洞的面积为2.0×104 m2,某次飓风正好垂直于空洞的表面吹入,1S
流入空洞的空气质量是1.92×106kg,该地的空气密度是 1.2kg/m3,则飓风的风速是
。
(3)若电池板吸收的太阳能只用来提供推动漂浮城市前进所需的能量,漂浮城市在平静的
水面上沿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某一时刻开始,漂浮城市受到的水平
方向的牵引力F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漂浮城市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
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在50s—100s,漂浮城市做 运动。漂浮城市运动到第25s
时受到的阻力为 N。
(4)从50s到100s内牵引力做的功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5)漂浮城市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小明学习了焦耳定律Q=I2Rt后,他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继续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其中瓶内电阻丝的长度、粗细都相同。
(1)他将电路设计成并联的目的是 。
(2)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是通过__________显示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的: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这种方法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经常用到,请你列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瓶中用煤油而不用水的原因是 。
(4)在这个实验中,除了控制电压一定外,还要控制的量有__________。
(5)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在相同时间内甲瓶内的电阻丝放出的热量较多,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甲乙两电阻的阻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甲/乙)。
如图所示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 端(a/b)
(3)实验时,若开关接触不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灯泡能正常发光 B.灯泡会烧坏
C.电流表有示数 D.电压表没有示数
(4)故障解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读数为2.5V,此时电流表读数如图b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1)探究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将磁铁向下插入螺线管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以磁铁为参照物,螺线管是________的(静止/向上运动/向下运动)。
②磁铁从螺线管中向上拔出,你会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与磁铁插入螺线管相比 (相同/相反)。
③通过①、②两步实验,可以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____有关。
(2)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①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相同;
②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这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将保持_______运动状态;
③由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物理学基本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明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
(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弹簧压缩___(相同/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木块___,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若水平面光滑,本实验将___(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___的(正确/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