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像 B.颜料的...

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像
B.颜料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C.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一定发生偏折
D.太阳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人的眼球和凸透镜成像原理相同,视网膜上呈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3)光在两种介质表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4)太阳灶是凹面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解析】 A、视网膜上成的是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该选项错误; B、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该选项错误; C、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沿直线传播,所以不一定发生偏折,该选项错误; D、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将物体放在其焦点上,就能加热,该选项正确.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仿照示例中的形式,将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现象或情景现在形成解释
示例: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矿泉水瓶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在潮湿的天气,当打开电冰箱门时有“白气”冒出
水杯中的热水冒出“白气”
用久的日光灯两头会“变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把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它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
如图1所示,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许多根玻璃吸热管组成的集热器,每根玻璃吸热管由双层玻璃管组成,双层玻璃管之间是真空.如图所示是玻璃吸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它的结构与保温瓶的玻璃内胆相似,只是在玻璃吸热管的内表面涂了一层黑色的吸热材料;另一部分是保温储水箱,保温储水箱下部与玻璃吸热管相通.
玻璃吸热管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当太阳光入射到黑色的吸热层上时,黑色吸热层能把太阳能更有效地转化为热能,将管内的水加热.向光一侧的水被加热后体积增大、密度变小而向上运动;背光一侧的水由于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向下运动,形成冷热水循环,最终整箱水都升高到一定的温度.玻璃吸热管具有吸热保温作用.
请回答以下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玻璃吸热管内向光一侧的水吸热后体积增大、密度变小,所受到的浮力______重力.
(2)能否将黑色的吸热材料涂在玻璃吸热管的外表面?简单说明理由.______
(3)将质量为100kg的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60℃,求这些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是4.2×103J/]
(4)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面积为S=2m2,热效率为η=40%(即热水器能将照射到玻璃吸热管上的太阳能的40%转化为水的热能),该地点太阳能辐射到地面的平均功率为P=1.4×103W/m2(即平均每平方米每秒种太阳能辐射能为1.4×103J).在第(3)小题中水吸收的热量由该热水器提供,求需要加热多少小时?
查看答案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
(3)分析比较图_____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上标有“2.5V 0.25A”字样.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右端移到a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再移动滑片到某点b时,电压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和小灯泡的电阻保持不变).请回答:
manfen5.com 满分网
(1)当滑片P滑到b点时,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 V;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Ω.b点在a点的______(选填“左”或“右”).
(2)滑片在b处时,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多少?
(3)滑片在b处时,求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s内将重600N的物体从地面竖直提高4m,所用的拉力是250N,在这个过程中,求:
(1)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