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研究影响物质吸收热量多少的因素”的探究实验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记录:
质量 | 试验次数 | 质量/kg | 升高的温度/℃ | 吸收的热量/J |
水 | 1 | 0.05 | 10 | 2100 |
2 | 0.10 | 10 | 4200 |
煤油 | 3 | 0.05 | 10 | 1050 |
4 | 0.10 | 10 | 2100 |
(1)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相等的物质,在 ______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2)分析1、2次或3、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出的结论是: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吸热的多少还与物质的 ______有关.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如图所示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
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______组.
(2)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是依据______来设计实验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声速与气温有关的小短文:
气温影响空气的疏密程度,气温高,空气的疏密程度小,则声音传播时的速度就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温度迅速升高,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那么试探究下列两种情景下声音的传播情况:
(1)赤日炎炎,穿越新疆罗布泊的沙漠或戈壁滩时,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很难听清楚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会向什么方向拐弯?原因是什么?
(2)我国古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它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途径会向下方向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其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如图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从图上看出折射角γ小于入射角i.但γ与i之间究竟有什么定量关系呢?1621年,荷兰学者菲涅尔通过实验终于找到了γ与i之间的规律.下面列出的是一组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与数值表:
入射角i | 折射角γ | i/γ | sini/sinγ |
10° | 6.7° | 1.50 | 1.49 |
20° | 13.3° | 1.50 | 1.49 |
30° | 19.6° | 1.53 | 1.49 |
40° | 25.2° | 1.59 | 1.50 |
50° | 30.7° | 1.63 | 1.50 |
60° | 35.1° | 1.71 | 1.49 |
70° | 38.6° | 1.81 | 1.49 |
80° | 40.6° | 1.97 | 1.50 |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入射角跟折射角之间的定量关系是______.
查看答案
做物理实验测物体密度,老师拿出一架天平,一个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些水和一些小玻璃球,让同学们利用这些东西测小玻璃球的密度.细心的小红发现老师没给砝码,一问才知道是老师故意不给的.小红想了一会儿,又向老师要了一支滴管,就动手做起实验,并很快做出结果.请你说说小红是怎样测出小玻璃球密度的,她向老师要滴管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中,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下图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辆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数据分析,比较出汽车A和B的平均速度大小.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分析出两辆车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运动?
(3)在相同时间内,汽车A和汽车B,谁运动的路程要长?
运动路程s/m | 汽车A | 0.1 | 0.2 | 0.3 | 0.4 |
汽车B | 0.2 | 0.4 | 0.8 | 1.2 |
运动时间t/s | 汽车A | 1 | 2 | 3 | 4 |
汽车B | 0.5 | 1 | 2 | 3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