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说:台湾某厂商发明了一种“手机自生能”特制电池,它由固定线圈、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铁和充电电池组成.上下左右摇晃手机,小磁铁便在线圈内转动而产生电能,充电电池同时将这些电能贮存起来.每摇晃一分钟这种手机可通话两分钟.如果将手机上下摇晃一次,相当于将0.01kg的重物举高0.2m,每秒约摇晃一次.(g取10N/kg)
(1)这种装置能自生电能依据了______原理.
(2)将手机上下摇晃一次,人对手机做了多少功?
(3)根据该报道,手机使用时的功率约为多少?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用一只装有2g水银的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若温度计示数上升了50℃,则温度计内的水银吸收了多少热量?[c
水银=0.14×10
3J/].
查看答案
为了定性研究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特点,老师要学生准备了如下器材:透明塑料饮料瓶、剪刀、细线、几个大小不同的气球.
(1)为了验证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这一结论.小明用剪刀剪去饮料瓶底,在瓶盖上扎一小孔,然后用细线系住吹起的小气球,通过瓶盖上的小孔将气球拉入瓶内,将瓶倒置,用手堵住瓶盖上的小孔,再向瓶内注水,如图甲所示.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小明接下来应通过______调整气球在水中的深度,同时观察气球的______.
(2)为了研究气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用剪刀剪去饮料瓶底,将气球按图乙所示反扣在瓶口.
将另一气球割开,用细线和气球膜封住饮料瓶底部,分别用手向下拉瓶底的膜(图丙)和用手向上压瓶底的膜(图丁),发现了瓶内的气球体积出现了图示的变化.小华针对此现象,作出如下推断,他的推断与实验现象不相符的是(______)
A.大气压强随着气球的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B.气体的压强随着气体的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C.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随着气体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D.因气球内的气体与大气相通,所以气球内的气体压强就是大气压
(3)小丽也按图丙、图丁重复小华的实验,发现气球的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小丽将整个装置放入水槽中,很快找到了实验失败的原因,其原因是______.
(4)在靠近塑料瓶底部的侧壁开一个小圆孔,用胶带封住小孔,接着拧开瓶盖,往瓶中加入水,然后撕去胶带,水便从小孔射出,如图戊所示,在瓶内水面不断下降的过程中,水的射程将______;如果往瓶中加水至图戊所示水位,再拧紧瓶盖,撕去胶带,小孔中射出的水流速度逐渐变慢直至停止,那么在撕去胶带后,瓶内气体压强(______)
A.先逐渐变大,后保持不变; B.先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
C.先大于大气压强,后小于大气压强; D.一直变大.
查看答案
为了测定待测电阻R
x的阻值,某同学设计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电路,然后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为了查出电路中的连接问题,他用一根导线将一端与电源的负极e相连,另一端依次与图中的a、b、c、d接线柱相连,当导线与 c接线柱相连时,电流表和电压表均初次出现示数,其大小如图乙.由此可以判断该电路在______(选填“ea”、“ab”、“bc”)之间出现了______故障(选填“短路”或“断路”).待测定值电阻R
x的电阻值为______Ω.该同学在闭合开关前,遗漏了将滑动变阻器______.
查看答案
小强猜想:水滴开始下落的过程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实验:将米尺竖直放置,滴管嘴与米尺的0刻度线平齐,如图甲所示,当墨水刚从滴管嘴滴出时,用数码照相机的摄影档(该相机摄出视频影像,每隔0.05s摄下一帧(即一幅)静态画面),摄下该滴墨水自由下落的全过程;接着在媒体播放器上逐帧观看拍下的静态画面,发现第8帧画面上墨水才从滴管滴出,他从第8帧画面开始,每隔2帧选出一张画面,读出有关信息并填入下表中.
(1)图乙是小强选出的第14帧画面,请你根据该帧画面提供的信息完成下表的填写.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证明小强的猜想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该墨水下落0.2s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3)小强分析表中的数据,无法确定水滴下落的距离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猜想:水滴下落的距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之间可能存在定量关系.请你在答题卡的如图丙中,根据下表中的数据作出水滴下落的距离h与水滴运动时间的平方t
2之间的关系图,由图象得到h与t
2的关系是______(选填“成正比”、“成反比”或“不确定”).
画面 | 水滴已运动的时间t(s) | 水滴下落的距离h(cm) |
第8帧 | | |
第10帧 | 0.1 | 5.0 |
第12帧 | 0.2 | 20.0 |
第14帧 | | |
第16帧 | 0.4 | 79.8 |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力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强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