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图;
(2)若图中甲,取下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______.
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凸透镜 焦距 f (cm) | 实验序 号 | 物屏 距离L (cm) | 第一次成像 | 第一次成像 |
物距 u(cm) | 像距 v (cm) | 像的 大小 | 物距u′ (cm) | 像距v′(cm) | 像的 大小 |
10 | l | 49 | 14 | 35 | 放大 | 35 | 14 | 缩小 |
2 | 45 | 15 | 30 | 放大 | 30 | 15 | 缩小 |
3 | 40 | 20 | 20 | 等大 | 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 |
4 | 35 |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
15 | 5 | 80 | 20 | 60 | 放大 | 60 | 20 | 缩小 |
6 | 64 | 24 | 40 | 放大 | 40 | 24 | 缩小 |
7 | 60 | 30 | 30 | 等大 | 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 |
8 | 55 |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______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______;
(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是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在______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
查看答案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_____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__(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__(填“强”或“弱”)于玻璃板.
查看答案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88 | 90 |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从图象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升高、不变、降低);
(4)由水的沸点判断当时的大气压______(大于/等于/小于)1标准大气压.
查看答案
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