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小明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让质...

小明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①小明是根据______判断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下面的四个研究实例中也采用这种方法的是:______
A、学习电压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
B、探究串联电路电阻的关系时,通过分析总电阻与各导体电阻在电路中产生的效果来认识
C、探究电功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小灯泡的亮度来比较电功大小
D、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控制电阻(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
②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图.
③乙图中让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______
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④若水平面绝对光滑,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______,理由是:______
①转换法是物理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将不易观察或测量的量通转换为容易观察或测量的量来进行研究的方法,这里就是通过观察木块来判断动能的; ②探究动能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应保持小球质量不变; ③让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也是控制变量的需要;乙组主要比较了速度相同时,质量与动能的关系; ④绝对光滑是一种理想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会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①实验中,小明是依据木块被推出的距离判断比较小球动能大小的.A属类比法,B是比较法,D是控制变量法,只有C通过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功的大小,符合转换法的要求; ②探究动能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应控制小球质量不变,因此图甲符合题意; ③让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乙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小球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速度越大; ④绝对光滑的平面是不能得出结论的.因为木块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木块停不下来无法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 故答案为:①木块被推出的距离,C;②甲; ③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小球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速度越大; ④不能,木块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木块停不下来无法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由实验可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______有关.
次数1234
G/N3.653.603.50
F/N
(2)该物体的体积是______cm3,密度是______g/cm3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下面几幅图是课本中的一些实验装置图,请在题中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manfen5.com 满分网
(1)图a装置探究平面成像特点,选择玻璃板的目的______
(2)图b装置可探究______跟电阻的大小关系.
(4)图c说明: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标有“12V 12W”字样,R2=12Ω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4A,这时灯L正常发光,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 1的阻值
(3)当开关S3闭合,S1、S2都断开时,若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问灯L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刚买了一辆电动白行车,该车自重15kg,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如果该车在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为40N.(g取10N/kg)
求:(1)若小刚体重为53kg,他骑车时,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多大?
(2)假设小刚以6m/s的速度匀速骑车上学,需5min才能到学校,则小刚家到学校多远?在此过程中牵引力做功的功率多大?
查看答案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将一小石块用力竖直向上抛出,请画出石块离开手后在竖直上升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和浮力);
manfen5.com 满分网
(2)为了使杠杆ON在图位置能保持静止,需在M点施加一个力F.画出在M点对杠杆施加的最小拉力F,并标出其对应的力臂L;
manfen5.com 满分网
(3)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磁感线a的方向,并将磁感线b上小磁针的N极涂黑.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