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小红在洗苹果时逐渐向盆中加水,看到如图所示的情景: (1)比较AB两图可知:__...

小红在洗苹果时逐渐向盆中加水,看到如图所示的情景:
manfen5.com 满分网
(1)比较AB两图可知:______图中苹果受到的浮力较大,从B图可以判断苹果的密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2)分析BC两图可知:浮力大小与容器中水的多少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小红又拿来一个装水的大量筒,水的体积为V1,借助这个量筒测出了苹果的密度:
①在C图中,她轻轻取出苹果,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盆中,当盆中的水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
②小红用针把苹果完全压入盛满水的盆中,水从盆中溢出后,再取出苹果,并继续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盆中,当盆中的水再次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3
③苹果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
(4)如果把C图中的水换成盐水,苹果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根据容器的形状、液体质量大小等都没有关系. 在液体的体积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在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漂浮在液面上;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到液体底部. 测量苹果的密度时,要测量苹果的质量和体积. 测量苹果的质量:利用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测量. 测量苹果的体积: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 物体漂浮的液面上,物体的重一定,受到的浮力一定,液体的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 【解析】 (1)比较AB两图,液体的密度不变,苹果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苹果受到的浮力增大. 苹果漂浮在水面上,苹果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BC两图可知,液体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苹果受到的浮力不变,所以浮力大小跟容器内水的多少无关. (3)苹果放在水中,苹果漂浮在水面上, 所以,G=F浮=G排=ρ水gV排=ρ水g(V1-V2), 所以,苹果的质量:m=ρ水(V1-V2), 苹果的体积为:V=(V2-V3), 苹果的密度为:ρ==. (4)苹果漂浮的液面上,物体的重一定,受到的浮力相等,盐水的密度大,苹果排开盐水的体积小. 故答案为:(1)B;小于;(2)无关;(3)③;(4)变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闭合开关前,应把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______端.
(2)利用这个电路可以探究电热跟电流的关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越______,A烧瓶中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越快.
(3)小明用B烧瓶替换滑动变阻器(如图乙所示,两烧瓶内煤油的质量相同,电阻丝的阻值不同),闭合开关,发现A烧瓶的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很快,而B烧瓶的温度计示数不变.经检查发现并非B烧瓶的电阻丝阻值很小,而是______
(4)排除故障后再闭合开关,B烧瓶比A烧瓶的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快,说明______烧瓶中电阻丝的电阻较大.
(5)小明想到家里的电热毯只有一个档位,他想用一个电阻丝与其串联改造成有两个档位(高、低温档)的电热毯(如图丙所示),则高温档时开关应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明用液体压强计进行图的实验,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随
______的增加而增大;把压强计的探头拿掉(如图丙所示),向玻璃管中吹气时,会发现U形管中______侧的液面较高;停止吹气后,U形管内的液体静止时,两侧的液面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这一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若想得到一个缩小的像,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应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在用水平力推动凸透镜的过程中,推力对凸透镜______(选填“做”或“不做”)功.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实验次数R1=5ΩR2=10Ω
10.5V1.4V
21.0V2.9V
31.5V4.5V
小明在做电学实验时,把两个电阻同时连接在学生电源上,然后测得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如右表所示,分析可知:在______联电路中,导体的电阻越大,它两端的电压______
查看答案
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蕴含着物理知识:
(1)用移动电话与别人通话是利用______传递信息的.
(2)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______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