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实验中,所准备的实验器材有:薄玻璃,板、两...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实验中,所准备的实验器材有:薄玻璃,板、两个等大的蜡烛、火柴、一张自纸.
(1)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
(2)画出实验所需要的记录数据的表格.
(3)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______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发现玻璃板的后面有蜡烛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______
(4)探究小组在得出结论后,还想探究是实像还是虚像,则应如何操作?______..
(1)本实验要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与像的大小关系等平面镜成像规律,要用到测量工具. (2)表格的设计既要能够将每一次测量的数据包含进去,还要体现不同的次数即多测几组.在此实验中,要明确需要测量即求得哪几个物理量,是设计表格的关键. (3)玻璃如果没有竖直放置,蜡烛A所成的像就偏上或偏下,始终不能让B与A的像高度相同,所以不能重合. 实验的做法是:点燃前面的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只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B与A的像重合,把B的位置当成是A的像的位置. (4)平面镜成的像能够看到,但不能成在光屏上,由此可知该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从而确定该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解析】 (1)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距离,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故答案为:刻度尺 (2)根据一个物理量占据一列,每一次实验占据一行的原则去设计表格.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由:物距、像距两个物理量.做三次实验.故设计表格见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u/cm 相距v/cm (3)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取两只蜡烛,一只点燃在玻璃板前,一只不点燃,在玻璃板后,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后面蜡烛的位置就是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这是一种等效替代的方法. 故答案为:竖直;拿一支没有燃烧,但大小与正在燃烧的蜡烛相等的蜡烛竖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只蜡烛好像燃烧的情形; (4)为了研究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要用到光屏这一实验器材,如果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则能在光屏上承接到,如果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则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将未点燃的蜡烛拿走,拿一个光屏放在该处看光屏上是否有像即可. 故答案为:将未点燃的蜡烛拿走,拿一个光屏放在该处看光屏上是否有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钢球/木块)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2)实验是通过观察    ,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得出结论的.
(3)若水平面光滑,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    ,理由是:    查看答案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按图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至沸腾.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时间t/min23456789
温度t/℃9092949698100100100100
(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
(2)若第6分钟末移去酒精灯,立即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将会看到温度计的示数______(填“上升”、“下降“、“不变“).
(3)烧杯的纸盖上留有一小孔,它的作用是______;若不留小孔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落下时,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球从较高处落下所成的圆斑是其中的______(选“A”或“B”),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一天下午,天气突然变得阴沉,九年一班的同学们正在教室上课,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了许多雾水,但是隔壁无人上课的物理实验室玻璃上的雾水却不明显,这是为什么?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是一台正在建筑工地作业的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可简化成如图乙所示)将质量为1.2×103kg的重物竖直匀速提高3m,拉力F由一台柴油机提供,提高重物所用的时间为4s.(g取10N/kg)
(1)起重机对重物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若起重机的总效率20%,总功是多少?
(3)这台起重机的总功率多少瓦?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