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重物.人用500N的拉力F,15s内使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重物.人用500N的拉力F,15s内使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上升了3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的重.
(2)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manfen5.com 满分网
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n=2,s=2h. (1)不计绳重和摩擦,知道拉力和物重的大小,利用F=(G轮+G物)求动滑轮的重; (2)利用s=2h求出拉力移动的距离,知道拉力大小和运动时间,利用功率公式求解; (3)利用W有=Gh求有用功,利用W总=Fs求总功,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 (1)由题知,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 ∵F=(G轮+G物) 即:500N=(G轮+900N), ∴动滑轮的重: G轮=100N; (2)拉力移动的距离: s=2h=6m, 拉力做功: W总=Fs=500N×6m=3000J, 拉力做功功率: P===200W; (3)使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W有=Gh=900N×3m=27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90%. 答:(1)动滑轮重为100N; (2)拉力的功率为200W;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利用周末对家里刚安装好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早上,他用温度计测得自来水的温度为20℃,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满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45℃,已知水箱容积是200L.求:
(1)水箱中水的质量和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2)如果水吸收的这些热量,由燃烧煤气来提供,而煤气灶的热效率为40%,则至少需要燃烧多少煤气?(煤气的热值为q=4.2×107J/kg)
查看答案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
(1)如图是实验电路图,图上的圆圈表示电表,请在圆圈内填入相应的字母.
(2)某实验小组通过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部分记录见上表.若电压表示数为2.50V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请你填写表格中的两个空格.
实验次数123
电压/V1.001.702.50
电流/A0.140.22
电阻/Ω7.17.7
(3)老师看了该小组的记录,提示说:你们注意到三次测量的电阻相差较大这个现象吗?通过交流,其他小组也都有类似现象:灯泡电阻随电压增大、亮度增强而增大.经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实验有误差是肯定的,但这个现象不能单纯用误差来解释.因为:如果是误差,那么三次测得的电阻值应该相差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并具有______的特点(选填“逐次增大”、“逐次减小”或“时大时小”).后来,同学们注意到灯泡发热发光的特殊性,认为灯泡的电阻可能与______有关,并通过查阅课本得到了证实.
查看答案
利用如图的器材(水任意取),探究“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所受浮力与自身重力的大小关系”,即物体漂浮的条件.
manfen5.com 满分网
(1)使用测量仪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______N,量筒的分度
值是 ______mL.
(2)现围绕主要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①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
②在质量约为几克的小塑料瓶中放入适量的螺丝钉,使它能浮在水面上.
问题:小塑料瓶本身就能浮在水面,而实验时为什么还要放
入适量的螺丝钉呢?请说明“放入适量螺丝钉”的好处:______
③测出放有螺丝钉的小塑料瓶的重力G.
④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小塑料瓶放到量筒中,稳定时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V2;则小塑料瓶所受浮力的表达式是:______
⑤比较小塑料瓶所受 ______的大小关系,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