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材料下落高度(m)下落时间(s)
1铁球201.96
2铁球302.47
3铅球201.96
(1)为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
(2)请你帮助小明验证猜想三:
①器材:0.5kg的铁球A、1kg的铁球B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
②实验步骤:______
③结论:______
(3)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两片完全相同的纸(一张平展,另一张对折)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片纸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着地,此下落过程中两片纸作的______(填“是”或“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因为______
(1)解答本题应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去分析,既然是要验证猜想一,而猜想一是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所以应选择其它因素都相同,只有材料不同的两组序号; 要想得出结论,就需要看这两组序号中物体下落的时间是什么关系:若时间不相同,则说明物体下落快慢与材料有关;若时间相同,则说明物体下落快慢与材料无关; (2)①要验证猜想三,就必须控制它们的高度相同,然后通过比较时间来比较它们的下落快慢,时间的测量需要用秒表; ②按照控制变量法的方法完成两次或多次测量,测出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的时间; ③比较时间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3)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是同时落地还是不同时落地; 纸片下落过程中会受到空气的阻力影响. 【解析】 (1)要验证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就必须控制物体的下落高度相同,而材料不同.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序号1和3的下落高度相同,材料不同,所以应比较实验序号1和3; 当铁球和铅球从同一高度下落时,它们下落的时间是相同的,所以它们的下落快慢是相同的,则物体下落的快慢与材料无关. (2)①要验证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是否有关,就必须控制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一高度下落.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其中一种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所以我们还需要秒表来测量小球从同一高度下落的时间,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它们下落的快慢; ②第一步:让A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下落,用秒表测出A球下落的时间为tA; 第二步:让B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下落,用秒表测出B球下落的时间为tB; ③若tA=tB,则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无关; 若tA≠tB,则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有关. (3)虽然两片纸的质量相同且都从同一高度下落,但由于它们的面积不同,所以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对折的纸片会下下落到地面,平展的纸片会后下落到地面; 由于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而纸片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对于重力是比较大的,不能忽略,所以纸片在下落过程中做的不是自由落体运动. 答:(1)1,3,在下落高度相同时,物体下落的快慢与材料无关; (2)①秒表; ②第一步:让A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下落,用秒表测出A球下落的时间为tA; 第二步:让B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下落,用秒表测出B球下落的时间为tB; ③若tA=tB,则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无关; 若tA≠tB,则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有关; (3)不同时,不是,受空气阻力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器材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 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2) 配制一大杯盐水;
(3) 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如下表:
 马铃薯的编号质量/g体积/cm3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放入盐水前在盐水中下沉后
A44.839.24033
B56.148.85041
C77.367.96957
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
猜想2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猜想3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我们知道,测量时总存在误差,通常将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叫做绝对误差.某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与百分误差(即最大绝对误差与电流表读数之比的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如下: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量程为0-0.6A电流表的读数百分误差
满刻度0.60A2.5%
满刻度的二分之一0.30A5.0%
满刻度的三分之一0.20A7.5%
满刻度的四分之一0.15A10%
满刻度的十分之一0.06A25%
满刻度的二十分之一0.03A
(1)上表中的最后一空格处相应的百分误差应是______%.
(2)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大,百分误差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
小明和小华在做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后,又做了课本上“WWW”中的小实验:在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在瓶的a、b处各扎一个小孔(如图),观察发生的现象.
(1)他们发现从小孔b中射出的水流速度比小孔a中的大,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2)经过反复的试验,他们发现从小孔中射出的水流的射程s(从小孔处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OA)跟小孔在水中的深度h和小孔到地面的高度H这两个因素有关.为了研究水流的射程s与h、H之间的关系,他们将饮料瓶放置在水平桌面边缘,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他们得出了结论:小孔距水面的深度h越大,水流的射程s越大.
你认为根据图示的现象能否得出上述结论?说明你的理由.
    (能/不能),理由是   
(3)在实验中,需要测量水流的射程s,要求射程起点O的位置与a、b点在一条竖直线上,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他们确定O点的位置(写出具体的方法和原理).
方法:    原理:   
(4)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小孔高度H/m小孔深度h/m小孔深度的平方根manfen5.com 满分网/manfen5.com 满分网小孔深度的平方h2/m2水流射程s/m
10.360.0400.201.6×10-30.24
20.360.0900.308.1×10-30.36
31.00.160.402.56×10-20.80
41.00.250.506.25×10-21.0
51.00.360.601.30×10-11.2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小孔高度H一定时,水流射程s与    成正比.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明在探究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时,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探究了温度与气体压强的关系,小明取一牢固的密闭性好又能加热的钢制气罐,通过盖上的特殊孔,在气罐内安装了温度、气压传感器.对气罐缓慢加热,并记录数据如下:
记录序号
物理量
1234567891
气体压强/pa1.041.081.121.161.201.241.281.321.361.40
气体温度/℃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根据对实验数据分析,得出本实验中的气压(p)与气温(t)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p=(______) p (其中 p=105 Pa).
查看答案
小明在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后,想进一步探究影响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强弱的因素.经老师指导及查阅资料知,磁场的强弱可用物理量“B”来表示(单位为“T”),其大小与直导线中的电流I、测试点到直导线的距离r有关.小明通过实验所测得的两组实验数据如下.
表一:当测试点到直导线的距离r=0.02m时,磁场的强弱B与电流I的实验数据
I/A2.551020
B/T2.5×10-55×10-51.0×10-520×10-5
(1)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答:______
表二:当直导线中的电流I=5A时,磁场的强弱B与距离r的实验数据
r/m0.020.040.060.08
B/T5×10-52.5×10-51.67×10-51.25×10-5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答: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