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不变,电阻R1为5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不变,电阻R1为5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Ω  1A”的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3安.
①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②求: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2
③下表中设想了甲、乙、丙三种方案来替换电阻R1或变阻器R2中的一个.要求: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需分别达到如图所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可改变电表的量程),且此时电路能正常工作.
序号替换的方案
用5Ω的定值电阻替换电阻R1
用20Ω的定值电阻替换电阻R1
用“10Ω  1A”的变阻器替换变阻器R2
manfen5.com 满分网
(a) 表中能满足要求的方案序号是______.(本空格不需要写解答过程)
(b) 求:分别达到图所示的电表示数时,变阻器R2所消耗的电功率P2′.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可利用欧姆定律公式U=IR计算得出; ②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再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可得出阻值的大小; ③(a)阅读两电表的示数可知,在选择不同量程时,分别有两种可能性,对照可能的示数,结合替换方案,利用欧姆定律进行分别计算,以同时满足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为准,确定可能的替换方案; (b)根据所确定的替换方案和电表示数可求出R1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总电压,可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再乘以电路中的电流,可得出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解析】 ①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R1=0.3A×50Ω=15V;                                        ②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U-U1=18V-15V=3V, 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2===10Ω;                                        ③(a)甲方案:用5Ω的定值电阻替换电阻R1,则电路中的最大电阻为5Ω+20Ω=25Ω,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0.72A, 观察图中电流表的示数可知,其示数为0.6A或3A, 0.72A>0.6A,而3A则大于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A, 故甲方案不可选; 乙方案:用20Ω的定值电阻替换电阻R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30Ω, 此时滑动变阻器可滑至阻值10Ω处.故可满足要求; 同样,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R1两端的电压为18V-3V=15V,电路中的电流为=0.75A, 0.75A小于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A.故可满足要求; 丙方案:用“10Ω 1A”的变阻器替换变阻器R2,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是=0.36A, 0.36A<0.6A,故与电流表的示数不相符,故不能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最后可确定可行的方案只有乙;                                                      (b)当电流表的示数I′=0.6A时,(电流表示数只能取0.6A,不能取3A,因为3A会超过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A) P2′=U2′I′=(18V-0.6A×20Ω)×0.6A=3.6W. 当电压表的示数U2″=3V时,(电压表示数只能取3V,不可能达到15V) 电路中的电流I″===0.75A, P2″=U2″I″=3V×0.75A=2.25W 答:①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15V; ②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10Ω; ③(a)乙;(b)分别达到图所示的电表示数时,变阻器R2所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3.6W或2.25W.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均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的质量为5千克,边长为0.1米,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求:
①甲的密度.
②甲对地面的压强.
③若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下表中有两种推理,请判断这两种推理是否正确.
内容判断
(选填“正确”或“错误”)
推理一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______
推理二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体积相等、密度分别为的ρA、ρB的A、B两个立方体正对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且ρA:ρB=1:3.A对B的压强为pA,B对桌面的压强为pB
①如果A的体积为1.0×10-33,密度为3×103千克/米3,求A的质量、A对B的压强.
②如果逐渐减小A的体积,但始终保持A的形状为立方体且密度不变,在A的体积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列出pA与pB的比值的表达式,并指出比值的变化规律.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3.5千克.求:
(1)物体A的质量.
(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不行,请说明理由;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取的质量△m.
内  容判断(选填“行”或“不行”)
方案一选择B物体从其右侧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为△m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A物体上,使二者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______
方案二选择A物体从其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为△m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B物体上,使二者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______
③计算所截取的质量△m.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不同的实心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并松手后,发现有的物块上升至液面,有的物块下降至容器底部”,猜想物块上浮与下沉可能与实心物块的密度、液体的密度有关.于是他们用若干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煤油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已知ρ>ρA>ρ煤油>ρB
manfen5.com 满分网
(1)分析比较图(a)和(b)的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浸没在液体中的实心物块,当    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当    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液面上.
(2)分析比较图(b)和(c)的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    查看答案
小华研究可绕支点转动的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的大小与方向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动力的方向”用拉力F1与水平位置之间的夹角θ表示(已知θ1>θ2>θ3).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小华认为图(A)和(B)实验现象与研究的目标不符,其原因是:   
②分析比较图(A)和(C)和(D)中动力F1的大小与动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当阻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时,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