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会升高 B.内...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会升高
B.内能的改变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
C.白炽灯泡用久了灯泡内壁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汽化和凝华
D.夏天从冰柜中取出的矿泉水瓶,表面会先湿后干,其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蒸发
(1)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升华指的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指的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4)要正确判断物态变化过程,首先要弄清水是以怎样的物态形式出现,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和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解析】 A、液体的沸点随着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不合题意.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不合题意. C、白炽灯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是固态钨附着在上面.灯泡发光时温度升高,固态钨丝升华变成气态,当灯泡熄灭时温度降低,气态钨凝华再变成固态附着在灯泡里面.不合题意. D、刚从冰箱里取出的矿泉水瓶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矿泉水瓶会液化为水珠,发生液化现象,然后小水珠又慢慢蒸发成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所以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符合题意.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两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小组1猜想:电流可能跟电压成正比;
小组2猜想:电流可能跟电阻成反比.
manfen5.com 满分网manfen5.com 满分网

(1)小组1的做法是:按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此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填“断开”或“闭合”).
保持定值电阻R=10Ω不变,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得到多组数据.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
(2)小组2连接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
正确的实验步骤为:
①让5Ω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记录电流表示数;
②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1.5V,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当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______ V时,记录电流表示数;
③将10Ω电阻换成15Ω电阻,闭合开关后发现: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最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大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C.滑动变阻器断路
D.定阻电阻短路.
查看答案
小聪、小明分别做了两个不同的探究.
(1)小聪利用如图1所示的器材对“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以下探究:
①选择器材a、c、d、e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②选择器材a、d、e、f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选择器材a、b、d、e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manfen5.com 满分网
小聪在上述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______
A.比值法           B.等效法           C.控制变量法            D.估算法
(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使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如图2所示,当他将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调为28cm时,移动光屏,在屏上可看到清晰的倒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在此基础上,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实像,应将蜡烛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调节光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
某校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简易的电热器,电路原理如图所示,其中U=10V,R1=10Ω,R2=15Ω.求:
(1)开关S闭合时,电路的功率为多少?
(2)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大?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强同学的质量为60kg,他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每只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5m2,g取10N/kg,求:
(1)小强同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小强同学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查看答案
(1)在图1中:①标出支点O的位置;②画出作用在撬棍上的力F1的力臂.
(2)如图2所示,一束光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①过O点的法线;②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