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工地上,甲、乙两位工人采用如图35所示的装置提升一个重为G
1的货箱.当两人同时对绳索施加竖直向下的等大的拉力,使货箱以速度υ平稳上升时,甲、乙两人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3:4.之后两位工人用此装置提升另一个重为G
2的货箱,使货箱仍以速度υ平稳上升.用此装置先、后两次提升不同的货箱,两位工人拉力总共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36中①、②所示.已知工人甲重650N,工人乙重700N;G
1:G
2=3:1,此装置中两个滑轮组的规格完全相同.不计绳重和轴摩擦.求:
(1)第一个货箱的重力;
(2)提升第二个货箱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所示是液压汽车起重机从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A是动滑轮,B是定滑轮,C是卷扬机,D是油缸,E是柱塞.通过卷扬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A上升,被打捞重物的体积是V=0.6m
3.若在打捞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
=1.9×10
7Pa,当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比打捞前增大了0.6×10
7Pa,重物完全出水后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比打捞前增大了0.8×10
7Pa.假设起重时E沿竖直方向,重物出水前、后E对吊臂的支撑力N
1与N
2之比为10:13,重物出水前卷扬机牵引力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9乙所示.吊臂、定滑轮、钢丝绳的重以及轮与绳的摩擦不计.(g取10N/kg)求:
(1)被打捞物体的重力;
(2)重物出水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重物出水前匀速上升的速度.
查看答案
如图甲,轻质杠杆AB能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水平地面上的配重N通过细绳竖直拉着杠杆B端,使用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AO:OB=2:5.当圆柱形物体M浸没在水面以下匀速上升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
1,配重N对地面的压强为P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1;当物体M的上表面露出水面20cm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
2,配重N地面的压强为P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2;当物体M全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
3,配重N对地面的压强为P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3;已知滑轮组中大小两种滑轮的质量之比为9:2,配重N的质量为64.8kg,物体M的底面积为600cm
2,物体M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F
1:F
2=5:6,P
1:P
3=6:5,(不计水的阻力、绳重和摩擦,g取10N/kg).
求:
(1)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8%时,物体M受到的浮力;
(2)出水后如果物体M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小明作用在绳子自由端拉力F
3的功率.
查看答案
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机械提升水中实心物体A和B,物体A、B密度均为7×10
3kg/m
3,物体A的质量是70kg,物体B的体积为物体A的2倍.杠杆COD可以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OC:OD=3:2.工人的质量是70kg,当物体A在水中被匀速提升时,天花板受到向下的拉力为F
1,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
1;当物体B在水中被匀速提升时,天花板受到向下的拉力为F
2;F
1:F
2=3:5.不计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杠杆的重力以及水的阻力,每个滑轮的质量均相等.(g取10N/kg)求:
(1)当物体B在水中被匀速提升时,物体B受到的浮力;
(2)当物体 A在水中被匀速提升时,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N
1;
(3)当物体B在水中被匀速提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是液压汽车起重机从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A是动滑轮,B是定滑轮,C是卷扬机,D是油缸,E是柱塞.通过卷扬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A上升,被打捞重物的体积是V=0.6m
3.若在打捞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
=1.9×10
7Pa,当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比打捞前增大了0.6×10
7Pa,重物完全出水后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比打捞前增大了0.8×10
7Pa.假设起重时E沿竖直方向,重物出水前、后E对吊臂的支撑力N
1与N
2之比为10:13,重物出水前卷扬机牵引力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9乙所示.吊臂、定滑轮、钢丝绳的重以及轮与绳的摩擦不计.(g取10N/kg)求:
(1)被打捞物体的重力;
(2)重物出水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重物出水前匀速上升的速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只断开开关S
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电阻R
2的电功率为P
2,总功率为P
总;当只断开开关S
2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R
A,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2,电阻R
2的电功率为P′
2,总功率为P′
总;当只闭合开关S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B,电压表V
1的示数为U
1,电压表V
2的示数为U
2,电流表的示数为I
3.
已知:P
总=6W,P
2:P
2,=4:1,U
1:U
2=4:3,I
2:I
3=9:8.
求:
(1)P
总′;
(2)I
1:I
3;
(3)R
A:R
B.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