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根据实验中的数...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根据实验中的数据可知:
(1)物体A全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2)通过比较(a)和(b)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通过比较______两次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在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填实验代号).

manfen5.com 满分网
(1)根据称重法:F浮=G-F拉求出三个图中物体A受到的浮力; (2)分析比较(a)和(b)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根据称重法求出受到浮力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3)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再结合三个图示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 (1)物体的重力G=4V, (a)物体A部分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a=G-F拉a=4N-3.5N=0.5N; (b)物体完全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b=G-F拉b=4N-3N=1N; (c)物体完全浸没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c=G-F拉c=4N-2.8N=1.2N. (2)分析比较(a)和(b)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 故可得结论: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结合(a)、(b)、(c)可知,(b)(c)符合. 故答案为:(1)1;(2)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3)(b)(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manfen5.com 满分网
如:甲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木物块B______反映出来的.
乙实验中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用______来表示.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______法.
如:甲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______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______不变.
乙实验中只有物质的______不同,其他因素必须控制相同(例如烧杯的规格相同、水和沙的______相等、酒精灯加热方式相同等).
查看答案
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1标有“100Ω 2A”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如图(b)所示.求:
(1)电阻R2的阻值.
(2)通电10秒钟,电流通过电阻R2所做的功W2
(3)在移动变阻器R1的滑片P时,是否存在使两个电流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的角度恰好相同的情况?如果存在,请求出此时变阻器R1消耗的功率P1;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s内将200N的重物匀速拉到9m 高的楼上,所用的拉力是80N.求:
(1)人拉绳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如果要提高滑轮组的效率可采取哪些措施?(说出两种方法)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1所示,物体A置于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画出这一过程中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2)在图2中,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OB是其一条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如图3,带有风叶的小电动机1只,电热丝1根,开关两只(S1、S2),插头1只,导线若干.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连成一个有冷、热两挡风的电路.要求:只闭合S1时吹冷风,只闭合S2时既无风又不发热,同时闭合S1、S2时吹热风.请用笔画线作导线按要求将虚线框中的元件连接起来.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红家买了一台电烤箱,有高、中、低三个档位的发热功率.  图是其内部简化电路图,开关S1可分别与触点a、b接触.已知:R1=60.5Ω,R2=121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置于b端,S2断开时,电烤箱处于    档位;电烤箱在中档位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是    W;电烤箱在高档位工作时,对食物加热5min,消耗的电能是    J.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