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
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1)根据图象,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
(2)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
的吸热能力强些.
(3)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8×10
3J/,则乙的比热容是
J/.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班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三只:R
1(5Ω 0.5A)、R
2(50Ω 0.5A)、R
3(500Ω 1A).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1)最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选填R
1、R
2、R
3)
(2)实验前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3)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______A,灯泡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Ω(电阻计算的结果保留二位小数),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W.
(4)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根据记录的数据,同学们画出了小灯泡中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丁),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小灯泡灯丝电阻随电压增大而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
用如图所示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该电路中R
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符号为
),S为单刀双掷开关,R
是阻值1000Ω的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
a.把开关S接到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
b.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c.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d.把开关S接到b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
(1)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只填写序号);
(2)电路中接入电阻R
的目的是______;
(3)在步骤a中,若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b所示,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
查看答案
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扰,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
3~0.93g/cm
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
3~0.95g/cm
3之间,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的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__ cm
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______.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______ g.
(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 g/cm
3,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_ (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
(2)如图b,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______的(填“倒立”或“正立”)
(3)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透镜,在光屏和透镜间放上远视眼镜,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屏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
在“探究海波的熔化”实验中,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当海波开始熔化时,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上升,它的读数如图乙所示,是______℃,
(2)将试管从水中取出,海波立刻停止熔化.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得到海波熔化的条件是______;若继续对大烧杯中的水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才沸腾,你认为造成水沸腾时间过长的可能原因是(只答出一条即可)______.
(3)你观察到的水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情况在图丙中画出.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