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 想]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②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③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 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两只滑动变阻器(20Ω 2A、50Ω 1A),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1)根据如图所示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2)小明按如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小明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
(3)小明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通过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分析数据可得出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表一
电压U/A | 1.2 | 1.6 | 2.0 | 2.4 | 2.8 |
电流I/A | 0.12 | 0.16 | 0.20 | 0.24 | 0.28 |
表二
电阻R/Ω | 5 | 10 | 15 |
电流 I/A | 0.30 | 0.15 | 0.10 |
(4)小红在探究猜想③时,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Ω、15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猜想③是正确的.实验中,小红多次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______.
(5)小华在探究猜想③时,重新设计了电路,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得到了与表二相同的数据,也完成了实验探究.小华与小红的实验相比不同之处是:______.
[知识拓展]
①小明实验时选择的是______Ω电阻.
②小红实验时选择的变阻器规格是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的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拿一只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这样既可以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成的像的
关系,又可以确定像的
;用直线把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并用
分别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通过分析可知,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将白纸板放在像的位置,在像的一侧观察,发现白纸板上没有像呈现,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选填“实”或“虚”).
查看答案
小明喝牛奶时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进行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右侧,此时他应向
端调节平衡螺母(选填“左”或“右”),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用
称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240g.
(3)把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瓶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
g,则倒出牛奶的质量为
g.
(4)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10cm
3.
(5)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牛奶=
kg/m
3.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用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请画出F的力臂L.
查看答案
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标出小磁针的N极和电源的“+”极.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玻璃槽中装有水,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塑料片(质量不计),把玻璃管逐渐压入水下的过程中,塑料片B受到水的压强逐渐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B在水面下的深度为18cm时,向管内缓慢注入硫酸铜溶液(密度为1.2×10
3kg/m
3),当塑料片恰好脱落时,管内液柱的高度为
cm.(g=10N/kg)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