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每一次实验,他们都先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其固态时的体积和质量,接着又通过加热方式使它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此时的体积和质量.该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甲物质
实验 序号 | 固态 | 液态 |
体积 (厘米3) | 质量 (克) | 体积 (厘米3) | 质量 (克) |
1 | 10 | 9 | 9 | 9 |
2 | 20 | 18 | 18 | 18 |
3 | 30 | 27 | 27 | 27 |
表二 乙物质
实验 序号 | 固态 | 液态 |
体积 (厘米3) | 质量 (克) | 体积 (厘米3) | 质量 (克) |
4 | 10 | 11 | 14 | 11 |
5 | 20 | 22 | 28 | 22 |
6 | 30 | 33 | 42 | 33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或6中,物态变化前后的体积、质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物质的物体发生物态变化后,______.
(2)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初步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同一物态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以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物态变化前后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以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
(c)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物态变化前后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以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图所示的光具座上标有的A、B、C、D、E五点.当凸透镜放置在这五点中的某点处,恰有两点到透镜所在点的距离分别等于该透镜的焦距、两倍焦距,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厘米.接着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光屏在E点附近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该凸透镜应放置在光具座的______点.若不改变上述发光物与光屏的位置,将凸透镜向______点移动(选填“A”或“E”),光屏上可再次得到一个实像,该像是______的(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查看答案
使用天平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游码移到______,并调节______使天平平衡.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可利用加减钩码的个数来改变杠杆所受的______,当杠杆处于______位置平衡后,才能记录实验数据.
查看答案
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的字样,所用电表规格如图(b)所示.
①若电源电压为3伏,闭合电键S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流表示数为0.1安时,求电压表的示数U
2.
②若电源电压可变,但该电源电压需满足如下要求:在此电路中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能使两电表的指针分别达到满刻度,且不损坏电路元件.
(a) 应选择:电流表的量程为______安,电压表的量程为______伏;
(b) 能满足要求的电源电压的范围为______伏;
(c) 求在该电源电压范围下,变阻器R
2连入电路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阻值.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的质量为1千克,两容器各盛有2千克的水、酒精(ρ
酒精=0.8×10
3千克/米
3).
①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
水.
②求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
③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块,若将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酒精中后,两液体均未溢出,且两液体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乙的密度之比ρ
甲:ρ
乙=
.
查看答案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5欧,当电键S闭合后,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9安,通过电阻R
2的电流为0.3安.
①求通过电阻R
1的电流I
1以及电阻R
1两端的电压U
1.
②求10秒内电流对电阻R
2所做的功W
2.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