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实验室中,三个实验小组同学分别用各自的器材测得水的沸点为97℃、93℃、102℃.小文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这种猜想.
(2)小文发现有一支温度计上的刻度线不清晰,需要重新标识.写出他实验操作步骤.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的过程中,小文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他分别对三个阻值不同的电阻测出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格中.
序号 | 选用的电阻 | 电压/V | 电流/A |
1 | 甲电阻 | 1 | 0.05 |
2 | 2 | 0.10 |
3 | 3 | 0.15 |
4 | 乙电阻 | 1 | 0.10 |
5 | 2 | 0.20 |
6 | 3 | 0.30 |
7 | 丙电阻 | 1 | 0.20 |
8 | 2 | 0.40 |
9 | 3 | 0.60 |
(1)通过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可知:
.
(2)图2是小文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三个电阻的U-I图象.其中c是
电阻(填“甲”、“乙”或“丙”)的图象.
(3)小文又连接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V
1、V
2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象如图4中甲、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电源电压为
V,电阻R的阻值为
Ω.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电路.在烧瓶中装入质量相等的煤油,用电阻丝加热.然后观察插入密封烧瓶里的细玻璃管中煤油液柱上升的高度,就可以比较电阻丝放热的多少,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电流产生热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断开开关S
2、闭合开关S
1,在相同时间内,对比甲、乙两个烧瓶中煤油液柱上升的高度.则这两个烧瓶中电阻丝的阻值应该是
的.(填“相等”或“不相等”)
(2)探究“电流产生热的多少与电流的关系”,闭合开关S
1、S
2,在相同时间内,对比乙、丙两个烧瓶中煤油柱上升的高度.则这两个烧瓶中电阻丝的阻值应该是
的.(填“相等”或“不相等”)
(3)在不改动现有电路的条件下,小文还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探究“电流产生热的多少与电流的关系”,他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
小文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把杠杆放在支架上,调节好的杠杆在 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每一小格为1cm).他先在右边离支点3cm处 挂了2个100g的钩码.
(1)要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3个100g钩码挂在左边离支点
cm处.
(2)取下挂在左边的钩码,使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简要写出操作方法(可以画图说明)
.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测量结果,请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值.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96 | 3 | 0.98 | |
0.98 | 6 | 2.94 | 2 |
查看答案
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能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显示出物体的距离-时间(s-t)图象.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1)传感器发出信号后0.2s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
m.
(2)若显示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1所示,物体在0至15s的状态是
.
(3)如图2所示,物体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传感器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3.在这段运动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拉力的功率为
W.
查看答案
小文让凸透镜正对太阳,拿一张白纸在凸透镜的下方来回移动,直到白纸上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20cm,则此凸透镜的焦 距约为
cm.如果用这样的凸透镜做照相机镜头,物体离镜头的距 离至少应大于
cm.小文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图中透镜左侧的a、b、c各点,发现放在
点时透镜右侧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如果向左移动凸透镜至F点,放在b点的蜡烛成
(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像.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