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A.刚从水中走出来,感觉特别冷 B.水烧...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A.刚从水中走出来,感觉特别冷
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
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D.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估计在1W 左右.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中实物电路的连接,连线时导线不能交叉.
(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故障排除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4)另一组的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①______;②______.
(5)小组的其他同学设计了下列四个电路图,图中的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
,且U>U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情况下,也能测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实验次数 | 钩码总重G/N |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 测力计示数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1 | 4 | 0.1 | 1.8 | 0.3 | |
2 | 6 | 0.1 | 2.4 | 0.3 | 83% |
3 | 4 | 0.1 | 1.4 | 0.5 | 57% |
4 | 4 | 0.2 | 1.4 | 1.0 | 57% |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图做的.(选填“a”、“b”或“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_.
查看答案
小月同学们想测量家中热水瓶中软木塞的密度,于是切下一块干软木,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软木块的质量m,示数如图甲所示;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如图乙所示
④读出水的体积V
1;
⑤用细线系住软木块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
2;
⑥将软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丁所示,读出水、铁块和软木块的总体积V
3.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可知:软木块的质量为______g,软木块的体积为______cm
3,软木块的密度为______kg/m
3.
(2)小红同学发现在上述步骤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这个步骤是______(填序号).
(3)同学们经过评估交流后,发现干软木具有吸水性,则所测密度应______ (大于/小于)实际密度.
(4)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
查看答案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_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____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
(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_____(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