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要测量一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R
X.能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两节、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滑动变阻器R(100Ω 2A)和电阻箱R
(0~9999Ω 5A)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各组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下面是其中三组同学的设计方案(电路图):
(1)你认为三种设计方案是否都是可行的?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若是,就直接完成第二小题;若不是,请说明不可行方案的缺陷:______.
(2)在可行的方案中,你认为______组的设计方案可以让测量结果更准确?理由是: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
(2)闭合开关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__端(选填“A”或“B”).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示数为零,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3V,产生的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排除故障后,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在第1次实验中,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A,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W.
实验次数 | 电压表示数U/V | 电流表示数I/A | 小灯泡电功率P/W |
1 | 2.0 | | |
2 | 2.5 | 0.22 | 0.55 |
3 | 2.8 | 0.24 | 0.67 |
(4)由上表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5)某同学根据测出的三组数据求出各次电阻,发现灯泡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值不同,这是因为灯泡的电阻值与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
如图是“探究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实验装置.
(1)闭合开关S,发现直导线向左运动,要使直导线向右运动,可以采取两种方法.
方法一:______;
方法二:______.
(2)______(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就利用到这一实验原理.
查看答案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边旋一些,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
(2)实验时,在A处挂3个重为0.5N的钩码,若在B处用一弹簧测力计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方向应为______,大小为______N.若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拉变为斜拉,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______(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能______;手指放在蜡烛______的烛芯顶部不会被烧痛(选填“A”或“B”)
(2)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15.30 | 23.02 | 25.60 | 28.50 |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15.30 | 23.15 | 25.60 | 28.50 |
(3)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_ (选填:“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
(4)在利用乙图装置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时,陈刚和李娟分别使蜡烛和光屏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但没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所成的清晰的像.他们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正确的做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并参阅表中几个温度的数据,你认为哪个实验能更好的反映“碘的升华”现象,并说明理由.
实验1 | 实验2 |
在试管内装入碘的固体颗粒,用酒精灯直 接加热装了固态碘的试管,发现试管内出 现了碘的蒸气. | 在试管内放少量碘的固体颗粒,塞紧盖子后 把试管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 蒸气. |
碘的熔点:114℃ | 碘的沸点:184.3℃ | 水的沸点:100℃ | 酒精灯火焰:500℃左右 |
你认为实验哪个方案更好些,说出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