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一段材料,回答问题.
远处的钟声,为什么夜晚和清晨比白天听得更清楚
“当,当,当…”我国的首都北京和上海等很多城市里,都装有巨大的时钟,每隔一定的时间,准确地向大家报告时刻(如所示).
如果你离开大钟的距离比较远,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报时的钟声.夜晚和清晨听得很清楚,一到白天,就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有人说:“这是因为夜晚和清晨的环境安静,白天声音嘈杂的缘故.”这样的解释,只对了一小部分,并不完全,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声音会‘拐弯”.声音是靠着空气来传播的,可是声音有个怪脾气,它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是笔直地跑;一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拣温度低的地方走,于是声音就拐弯了.
白天,太阳把地面晒热了,接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远比空中来的高,钟声发出以后,走不多远就往上拐到温度较低的空中去了.因此,在一定距离以外的地面上,听起来不清楚,再远,人们就听不见这个声音了.夜晚和清晨,刚好相反,接近地面的气温比空中来得低,钟声传出以后,就顺着温度较低的地面推进,于是人们在远的地方也能清晰地听到钟声.
如果某个区域接近地面的大气温度变化得很厉害,这里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空中以后又会往下拐,往往造成非常奇怪的现象.1923年荷兰的一座军火库爆炸,在100-160km地区内没有听到,可是在1300km的地方却听到了,这就是声音在空气中多次拐弯造成的现象
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解释下列现象:在炎热的夏天,沙漠中的沙子吸收太阳的热量,温度很高,人在50-60m以外大声呼喊,只看见嘴动,却听不见他在喊什么.如果在北方的冰海雪原里,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回声是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只有人离障碍物较远,发出的声音至少经过0.1s再回到耳畔时,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如果你对着高墙拍手,要想听到回声,至少要离高墙多远(设声速为340m/s)?
查看答案
下表列出了几种动物发出和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利用这些数据回答问题:
生命 | 可听到最低频率/Hz | 可听到最高频率/Hz | 能产生的最低频率/Hz | 能产生的最高频率/Hz |
人类 | 20 | 20000 | 85 | 1100 |
狗 | 15 | 50000 | 40 | 1800 |
猫 | 60 | 65000 | 110 | 1500 |
蝙蝠 | 1000 | 120000 | 800 | 120000 |
海豚 | 150 | 150000 | 80 | 120000 |
青蛙 | 200 | 10000 | 100 | 8000 |
大象 | 1 | 20000 | 60 | 900 |
(1)听到声音的频率最高的动物是______;能产生最低频率声音的动物是______.
(2)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0m/s,运用下面的公式计算人能听到的最高频率声波的波长.
公式:波长=速度/频率.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 | 5 | 10 | 15 | 25 | 35 | 45 | 55 | 65 | 70 |
温度/℃ | 100 | 71 | 55 | 45 | 35 | 28 | 24 | 22 | 22 | 22 |
小明通过描点画出图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_℃左右.
(2)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一位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则图______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当水温升至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5min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察、记录了4min,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该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1)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前5min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你还可以总结的结论有:
(3)______;
(4)______.
查看答案
取一定量的松香,加热使其熔化.温度升到60°C时每隔2min记录一次松香的温度(如表一).将表中的数据标在图中的温度计上,并用平滑的线把各次的温度值连接起来.
表一:松香熔化温度记录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