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图中标出了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属于导体的是( ) A.木材、橡皮 B....
图中标出了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属于导体的是( )
A.木材、橡皮
B.石墨、金属
C.木材、金属
D.石墨、橡皮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的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体积相同和水
______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和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 间 (min) | | 10 | 20 | 30 | 40 | ---- | 150 | 180 |
泡沫塑料组水温(℃) | 90 | 74 | 65 | 60 | 57 | ---- | 21 | 20 |
棉絮组水温(℃) | 90 | 70 | 55 | ? | 33 | ----- | 20 | 20 |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______℃;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降低了______℃,而棉絮包的水温降低了______℃,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______.
(3)小明和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比较两者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来比较两者材料的保温性能.
(4)已知水温下降的特点: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根据这一特点,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______
A.46℃B.43℃C.39℃D.36℃
查看答案
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
(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
(2)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10cm、5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小明在拍摄哪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
查看答案
小明最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现在小明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完成如下的工作:
(1)这次探究所需要的器材有哪些?请你写出来
(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3)请你设计出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在这次探究过程中,你所运用的1种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什么.
查看答案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当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______.
(2)经过调整后,光屏上已成一缩小清晰的像.要在光屏上成一放大清晰的像,则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要想成放大的虚像,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生活中的______镜就是这一成像特点的应用.
查看答案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在______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______、______、______,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2)由实验可知,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是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3)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屏上的像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4)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像的形状______(填“变”或“不变”),但像的亮度将______(填“变亮”或“变暗”).
(5)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的像,则此像的性质是______.
(6)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可判断出此凸透镜的焦距大致在______范围之内.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