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在加速向右运动的车厢中,一人用力向前推车厢(人与车厢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如图所示,在加速向右运动的车厢中,一人用力向前推车厢(人与车厢始终保持相对静止)有同学认为该人对车厢作用力为动力,促进车厢的动能增加,你同意吗?简述理由.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
(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
查看答案
珍珍观察到电风扇、台灯等有个大而重的底座,可使它们不易翻倒.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猜想:可能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重心高低及支持面的大小有关.如何比较物体的稳度大小呢?她发现,让不同的物体倾斜相同的角度时,有的物体翻倒,有的物体不翻倒,翻倒的说明其稳度较小.于是,她将物体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让木板绕0点转动,通过观察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的大小(物体不滑动),来比较物体稳度的大小,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稳度大小与物体重心高低的关系时,她制作了三块重相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分别记下让它们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重心离支持面高度 | 低 | 中 | 高 |
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 | 大 | 较大 | 小 |
稳度 | 大 | 较大 | 小 |
(1)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越小,间接反映了物体的稳度越
(选填“大”或“小”).
(2)在以上探究稳度大小与重心高低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和
的大小不变,这种实验方法叫
法.
(3)实验现象表明,物体的重心越
,其稳度
.
(4)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
层(选填“上”或“下”),可使货物不易翻倒.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把小球从O点沿水平滑杆拉到A点.放开后小球在D点两侧来回振动.对小球振动的快慢,小星提出了如下猜想:
A.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被拉离O点的距离x有关:
B.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的质量m有关.
(1)现有固定支架、弹簧、质量不同的小球、天平、刻度尺等器材.为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小星实验探究的部分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 OA距离x/cm | 小球质量m/g | 振动30次所用的时间t/s |
1 | 4 | 50 | 30 |
2 | 6 | 50 | 30 |
3 | 8 | 50 | 30 |
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是验证猜想
时记录的.(选填“A”或“B”)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
查看答案
体育课上老师安排男女同学分组打篮球,小华发现男女同学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不同.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与大家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材料有关.
于是,小华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球的型号 | 下落高度/cm | 地面材料 | 反弹高度/cm |
1 | #7 | 120 | 木质 | 80 |
2 | #7 | 120 | 水泥 | 90 |
3 | #7 | 150 | 水泥 | 110 |
4 | #6 | 120 | 木质 | 80 |
(1)要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 _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2)通过他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 ______有关;与 ______无关.
查看答案
小芳同学观察到许多建筑材料的截面多是V形或U形,这引起了她的好奇心.
[提出问题]物体承受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二:物体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于是小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选取了纸条、细绳、火柴盒和若干火柴棒,对猜想一进行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选取材料和长、宽、厚相同的纸条若干.
(2)将一张纸条折成V形,放在装置上,在纸条两端距中点(支点)相同距离处,各挂一相同的火柴盒子.在两火柴盒中逐渐增加数量
的火柴棒,直到纸条被压弯折为止,记录一端火柴盒中火柴棒根数.
| V形 | U形 | 圆弧形 |
1 | 46 | 36 | 65 |
2 | 43 | 32 | 62 |
3 | 45 | 35 | 63 |
(3)将纸条分别拆成U型、圆弧型,重复步骤(2).
(4)更换纸条,将以上实验再做两次.
①[分析与论证]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
(注: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予计分).
②[交流与合作]
(生产、生活和建筑中利用物体形状影响其承受压力的事例很多,如巨大的铁桥中多处使用了U形钢材.请你举出一个利用V形或圆弧形结构的实例
.
(5)若要探究猜想二,实验中应使所选物体的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