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电阻R1和R2串联,甲、乙、丙三只电表应依次是( ) A....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电阻R
1和R
2串联,甲、乙、丙三只电表应依次是( )
A.电流表、电流表、电压表
B.电压表、电流表、电压表
C.电压表、电流表、电流表
D.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由欧姆定律推导出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段导体的电阻在通过它的电流不变时,阻值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一段导体的电阻在它两端电压不变时,阻值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一段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D.一段导体的电阻,等于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
查看答案
关于物体的导电性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和绝缘体都容易导电
B.大地、人体、油都是导体
C.橡胶、塑料、碳都是绝缘体
D.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查看答案
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
(1)猜想:他们分别在粗细不同、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薄膜,并在管内注入不同液体,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下凸出,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a)和(b),小明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根据图______,小红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根据图(c)和(d),小华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______有关.
(2)探究:该小组同学继续实验,将玻璃管扎有橡皮薄膜的一端浸入盛有液体的烧杯中,然后改变管内外液体的种类和深度,使橡皮薄膜分别向上凹进、保持平整或向下凸出,如图(a)、(b)、(c)所示.他们将有关的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 序号 | 管外液体 | 管内液体 | | 橡皮薄膜 |
密度(×103千克/米3) | 深度(厘米) | 密度(×103千克/米3) | 深度 (厘米) |
1 | 0.8 | 10 | 1.0 | 8 | 保持平整 |
2 | 0.8 | 10 | 1.0 | 9 | 向下凸出 |
3 | 0.8 | 10 | 1.0 | 7 | 向上凹进 |
4 | 1.2 | 8 | 0.8 | 12 | 保持平整 |
5 | 1.2 | 8 | 0.9 | 12 | 向下凸出 |
6 | 1.2 | 8 | 0.7 | 12 | 向上凹进 |
7 | 1.1 | 7 | 0.7 | 11 | 保持平整 |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可验证______的猜想是正确的(选填“小明”、“小红”或“小华”),而且可以得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可验证小红的猜想是正确的,而且可以得出:当液体的深度相同时,______.
③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或7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如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上表中.
(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实验次数 |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 | 1.5 | 10 | 1 | |
2 | 1 | 20 | | 10 |
3 | 1 | 20 | 1.5 | 10 |
(2)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______.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______.
A.减小摩擦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查看答案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每次测量时都观察小车右端所对刻度线的位置),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 | 毛巾 | 棉布 | 木板 |
阻力的大小 | 大 | 较大 | 小 |
小车运动的距离s/cm | 18.30 | 26.83 | ______ |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为______.
(2)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且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了解到的知识,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