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小明同学想探究某种均匀材料制成的边长为a的实心正方体物块的某些物理特性(如密度、...

小明同学想探究某种均匀材料制成的边长为a的实心正方体物块的某些物理特性(如密度、压强等),他先把该物块放入水中,物块静止时,有manfen5.com 满分网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请根据以上信息解下列问题:manfen5.com 满分网
(1)物块的密度ρ
(2)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P1
(3)把物块从水中拿出并擦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求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要求:本题计算结果要用a、ρ、g表示,己知水的密度为ρ
(1)物体在水中漂浮,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根据此关系式可求物体的密度. (2)物体下表面距离液面的距离为,根据公式P=ρgh可求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3)已知正方体的边长,可以得到底面积;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已知压力和接触面积,利用P=计算对地面的压强. 【解析】 (1)因为F浮=G, 所以ρ水g(1-)V=ρ物Vg ρ物=ρ水=×1g/cm3≈0.67g/cm3. (2)下表面受到的压强P=ρ水gh=ρ水ga. (3)物体的底面积为S=a2,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F=G=ρ物ga3, 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ρ物ga. 答:(1)物体密度为0.67g/cm3. (2)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ρ水ga. (3)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ρ物g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仔细观察图中小明和小芳的一段对话:
manfen5.com 满分网
已知汽车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500cm2,货物与车的总质量为6t.自行车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0cm2,骑车人质量为75kg,自行车质量为10kg.请你根据提供的数据通过计算判断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g取10N/kg)
查看答案
小明想: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对液体一定有向下的压力,那么浮力的大小和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1)小明和小红利用烧杯、水、天平、合金圆柱体、细线和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在烧杯中盛适量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体的重力G;
③如图所示,将圆柱体部分浸入烧杯的水中,静止在某一深度,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则圆柱体所受水的浮力为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所测得的量来表示);此时向天平的右盘加上适量的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记下天平的读数m2,则圆柱体对水的压力为______(用天平所测得的量来表示).
(2)下表为小明和小红记录的实验数据:(表中h2>h1
圆柱体的位置圆柱体的重力G/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g天平的读数m2/g
圆柱体部分浸入2.62.4180200
圆柱体浸没深度h12.62.2180220
圆柱体浸没深度h22.62.2180220
①通过分析表格中数据,可得出:浮力的大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此外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②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王同学坐竖直升降的电梯从一楼到六楼时,感觉刚上升时有一种向下沉的感觉,快到六楼时却有一种向上抛的感觉;而从六楼到一楼时,刚开始向下时也有一种向上抛的感觉,快到一楼时又有一一种向下沉的感觉.小王对此产生了兴趣,觉得这种感觉应该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有关.于是他找来了一只弹簧秤和一块铁块来做实验.他把弹簧秤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扳上,再把铁块挂在弹簧秤上,如图甲所示.当电梯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然后他开始研究电梯整个上升过程中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每隔1s记录一次数据,如表一所示,并画出了弹簧秤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
manfen5.com 满分网
从甲图中小王领悟到了向下沉的感觉是人对地板的压力在增大,向上抛的感受是人对地板的压力在减小.接着他又开始研究电梯整个下降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变化,记录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一  一楼到六楼的实验数据
时间t(秒)1234567891011
弹簧秤的
示数F(牛)
1011.511.010.510.010.010.010.09.59.08.510.0
表二  六楼到一楼的实验数据
时间t(秒)1234567891011
弹簧秤的
示数F(牛)
108.59.09.510.010.010.010.010.511.011.510.0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二数据,请在图丙中画出电梯在整个下降过程中弹簧秤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注意纵坐标从8开始).
(2)该铁块的质量是______kg(g取10N/kg):当电梯刚上升或下降时,弹簧秤示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铁块具有______性.
(3)有同学认为弹簧秤示数变大时电梯一定在上升,变小时电梯一定在下降,你认为他的观点对吗?______(填“对”或“不对”),其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部分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l: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2:同一深度,方向不同,液体的压强可能不同;
猜想3: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1和猜想2,他们用压强计研究水的内部的压强,得到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123456789
深度/cm555101010151515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4.34.34.39.29.29.213.813.813.8
(1)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为了验证猜想l,应选序号为______的实验数据;由实验可以判断猜想2是______.(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2)为了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小强又选择了盐水继续实验,他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入盐水中,改变其所处的深度,发现压强计液面的高度差也出现有“4.3cm、9.2cm、13.8cm”,于是他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无关,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案是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你的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学习了密度知识后,由小陶等同学组成的物理兴趣小组准备测量牛奶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驵器材有:牛奶、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方案A: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
(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方案B: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装有适量牛奶的烧杯的总质量m3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2
(3)测出烧杯及剩下牛奶的总质量m4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用m3、m4、V2表示)
【评估与交流】
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______中,牛奶的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