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芳芳同学按照图所示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重力G/N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
1 | 1.0 | 0.7 |
2 | 1.5 | 1.0 |
3 | 2.0 | 1.3 |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还应满足什么条件时“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______;
(2)在满足动滑轮省一半力的情况下:若物体重G=2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N,若物体向上提起h=5m,则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H=______m.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张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查看答案
在两根筷子的中间静放着两个乒乓球,如图所示.当用塑料管向两球中间吹气时,可看到______现象,这说明流速越大,气体压强越______.
查看答案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_)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 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 钩码重G/N | 钩码升高高度h/m | 测车计示数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甲 | 0.98 | 0.2 | 0.98 | 0.2 |
乙 | 0.98 | 0.2 | 1.02 | 0.2 |
丙 | 0.98 | 0.2 | 0.55 | 0.4 |
请你分析:
(1)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
(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_;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______;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______;
(5)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你还发现什么规律?(说明分析或计算什么,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一个结论即可)
查看答案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应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______边旋一些,使杠杆______平衡.
(2)实验时准备了10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图甲),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设计方案)______;
(3)下列是某同学实验时记录的部分数据,请在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
实验次数 |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 | 2.5 | 4 | | 20 |
2 | 5 | | 1.5 | 10 |
3 | | 6 | 3 | 8 |
(4)如果实验正确无误,该同学所得的实验结论是______,他想用弹簧测力计验证杠杆平衡条件,如图乙所示,他发现F•OB和G•OA并不相等,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