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

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7.5cm
B.12.5cm
C.4.5cm
D.10cm
首先知道在光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实像,其次因为物体高2cm,像高4cm,所以是放大的像,所以像应该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给出的焦距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物距的大小. 【解析】 根据题干条件,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满足:5cm=f<u<2f=10cm,处于这一物距范围内的只有A、7.5cm.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查看答案
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查看答案
有一只玻璃瓶重为1N,当装满水时重为4N.若在瓶中轻轻放入重7N的一些金属颗粒,待水溢出后,称得其总重为9N.(g=10N/kg)求:
(1)金属颗粒的质量有多少?
(2)金属颗粒的体积共有多少?
(3)金属颗粒的密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推力巨大的“长征”系列火箭已能克服地球引力的作用,将“风云”气象卫星、“海洋一号”卫星和“神舟”系列载人实验飞船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14圈后,于10月16日成功地返回地面.
美国航天员曾涉足月球,由于他们远离地球,地球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减弱到可以忽略①,而这时月球的引力则起主要作用.其实,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作用②.通常的两个较轻物体之间的引力十分微小,我们不易察觉到,但宇宙天体间(如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就非常大③.
(1)在飞船进入太空的过程中,宇航员杨利伟的质量将______
A.先减小再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始终不变    D.逐渐减小
(2)在太空中能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B.用天平测质量
C.测声速                  D.测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3)在月球上能做到的是______
A.观察到星星“眨眼睛”B.举行露天音乐会
C.进行无线电交流            D.轻轻一跳就离开月球
(4)第②句其实是牛顿所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由第①句,我们可以知道万有引力跟______有关,再由第③句我们可以猜想出万有引力还跟______有关.
(5)“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巡天,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成就.制造飞船返回舱的材料是一种复合材料,利用你学过的知识,猜猜看,该复合材料应该具备哪些物理属性?
(写出两种)
属性1,______
属性2,______
查看答案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在真空中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当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时,物体的下落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霞和同学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将三个金属球在20m高处由静止释放,测得金属球落地时间如下表:
实验序号材料质量/㎏下落时间/s
1铁球0.22.05
2铁球0.42.05
3铅球0.42.05
(1)他们选用金属球而不选用棉花球或纸团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A、便于实验操作;B、便于实验观察;C、实验更具科学性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质量______
(3)根据表中的数据,宇航员在月球上将小铁片和羽毛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将______
A、同时落地;B、铁片先落地;C、羽毛先落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