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落体运动 运动是万物的本性.西方有一句谚语:“对运动...

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落体运动
运动是万物的本性.西方有一句谚语:“对运动的无知,也就是对大自然的无知”.物体
从空中下落的运动,自古以来引人注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正是基于对日常现象的观察,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即物体越重就一定下落得越快,那么将一个重物体和一个轻物体拴在一起让它们下落,应比它们单独下落得更快.为了证实这一观点是否正确,某学校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教学楼上做了以下实验:先后让三个物体从同一高度释放后都下落到同一水平面上,经过多次测量,得到了下表数据:
实验序号123
物体小石头羽毛球和羽毛球拴在一起的小石块
质量(g)246.530.5
下落时间(s)1.983.862.13
(1)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中主要应用了______的方法,他的观点是:______
(2)由上面的实验,选取第______次和第______次实验数据尽心对比(填实验序号),可以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1)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日常生活,得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2)通过比较表中质量和下落时间两个因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片面的,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其质量和空气阻力两个因素有关. 【解析】 (1)对于体积比较小的物体,空气阻力比较小,下落的时间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因此亚里士多德会得出重的物体下落的快的片面结论;     (2)比较第1次和第2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比较第1次和第3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轻的物体比重的物体下落得快. 故答案为:(1)观察、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或轻的物体比重的物体下落的慢);(2)1、3(或3、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道回答下列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蜡烛的焰心、    、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外,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    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左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正立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    镜.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分别是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光路.(P、P′都是与凸透镜距离等于两倍焦距的位置)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甲图和乙图分别为小飞和爷爷没有戴眼镜的情形,为了矫正视力,请你帮助他们分别选择配置眼镜的类型,填在方框中.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____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manfen5.com 满分网
(1)在探究前,小明同学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把透镜逐渐向白纸移动,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到一点(如图).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入光具座中进行实验.其中一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由此得到的实验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