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首先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然后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填入表格.
实验次数 | 物距u/cm | 像距v/cm | 像的性质 |
l | 30 | 15 | 倒立、缩小的实像 |
2 | 25 | 16.7 | ______ |
3 | 20 | ______ | 倒立、等大的实像 |
4 | 15 | 30 | 倒立、放大的实像 |
5 | 5 | / | 正立、放大的虚像 |
(1)实验前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火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如图是小明在第3次实验时的情景,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等大的实像,那么在这次 实验中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上表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_____;实验序号3中像距为______cm.
(4)应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性质,凸透镜可以直接作______镜使用,但物体必须放在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用天平测质量”的试验中,小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查看答案
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如图),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有怎样的要求?为什么要这样要求?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怎样的?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说明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小锤轻敲右边的音叉后,发现与左边音叉接触的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并且听到了音叉发出的声音.
(1)左边音叉接触的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说明______,实验中泡沫塑料小球的作用是______.
(2)由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有:①______;②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神奇的莺莺塔
莺莺塔(如图)在永济市普救寺内,这座塔最神奇之处在于它奇妙的声学效应!全塔共13层,高36.76m.在塔的附近敲击石块,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咯哇、咯哇”类似青蛙的鸣叫,传说是匠师筑塔时安放金蛤蟆在内.实际真是这样吗?
经多方面研究,莺莺塔回音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建筑材料表面光滑还涂有釉料,对声波具有良好的反射作用.②它的塔檐非常特殊,每层檐都有一个向内弯曲的弧度,入射到每层檐的声波都被全部反射后,声音再经过叠加、汇聚,最后使回音增强,并且这种叠加有时能使声音拖长、频率发生变化.使敲击石块的声音变成蛙鸣.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回答:
(1)文中谈到,在塔的附近敲击石块.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咯畦、咯哇”类似青蛙的鸣叫,这是由于______形成的.
(2)敲打石块入射到每层檐的声波都被全部反射后,声音再经过叠加、有时能使声音拖长、频率发生变化.如果声音的频率变大,声音的音调将变______.
(3)通过塔反射叠加,能听到远处的声音,塔的作用就是提高了声音的______,声音的这个特性不仅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和扩散程度有关,还与声音的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
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然而,沿着你看见鱼的位置去叉它,却叉不到,请画图并解释这是为什么?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