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

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此题是考查声音的传播与声音的三个特性以及声音的应用. 【解析】 A、“墙”是固体,隔着墙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所以A正确;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大,所以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所以B错误; C、通过音色可以来辨别不同人及乐器,所以C正确; D、声波能传递能量,将钟表清洗干净,故D正确.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中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查看答案
某人距离前方一座大山238m,那么,他就地击一掌,经过多长时间他才会听到回声?(设当时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查看答案
某人在看到闪电后,经2.5s才听到雷声,则闪电处离此人的距离是多少米?(空气温度为15℃)
查看答案
陈曦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好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manfen5.com 满分网
(1)如果陈曦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
应该是:______(只填写字母代号).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
查看答案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
距离较长
响度较响较响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