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减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manfen5.com 满分网
(1)请依此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
(3)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1)利用题目中告诉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结合物体变化的定义,确定是哪种物态变化. (2)将第一问中的物态变化与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熔化、汽化、升华这三种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3)联系生活实际,得到节水措施. 【解析】 (1)由水蒸气变为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一种液化现象; 由水蒸气变为小冰粒,是一种凝华现象; 小冰晶变为小水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一种熔化现象. (2)在物态变化中,吸热的由熔化、汽化、升华.在第一问的三种物态变化中,只有熔化是吸热的,液化和凝华是放热的. (3)可以从一水多用或者是尽量防止水的无谓的损耗这两个角度来考虑如何接运用水. 故答案为:(1)液化,凝华,熔化 (2)熔化 (3)用淘完米的水浇花、用洗完衣服的水冲厕所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雪过后,小李在户外观雪时发现两个现象:(1)雪景中非常静谧,他试着唱歌,声音也不像平时那么响;(2)阳光照射不到的积雪,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不见了,而地面却是干爽的.请帮助小李分析这两个现象.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请你用如图所示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正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______
(2)反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不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
______
查看答案
为了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丽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在下表中记录了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时间/min1234567
温度/℃-4-212
(1)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轴上画出冰熔化的图象.
manfen5.com 满分网
(2)通过对数据和图象的分析,你能获得的信息有:①______;②______
(3)如果让你参与实验探究,你认为在该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是(至少写出一条):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丽同学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OF面绕法线ON缓慢向后旋转,在白纸板上居然观察不到反射光线;再把白色硬纸板OF面绕法线ON缓慢向前旋转到适当位置,白纸板上又出现了反射光线.
manfen5.com 满分网
(1)小丽针对这一现象,经过思考,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1:只有当OF面跟OE面处在同一平面内才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即反射光线一定跟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猜想2:OF面上出现反射光线未必要跟OE面处在同一平面.究竟是哪一种猜想正确呢?小丽进行了三次实验:让一束光按图乙所示射向平面镜,并将实验的有关现象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1OF与OE在同一平面内OF板上出现了反射光线
2OF板绕法线ON慢慢向后旋转OF板上反射光线消失
3OF板绕法线ON慢慢向前旋转OF板上未出现反射光线
小丽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并验证了自己的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2)请帮小丽从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中归纳出两条有关光反射的规律:①______;②______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