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
混合液的凝固点(℃)-17-28-37-49-48-46-28
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_
A.30%       B.40%        C.60%       D.90%
(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实际应用题要结合物理知识点进行分析,严格按照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结论,本题混合液的沸点会随防冻液在混合液中的含量变化而变化,具体分析就可以. 【解析】 (1)通过图表分析可知,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60%时,混合液凝固点一直降低,当防冻液含量由60%逐渐增大到90%时,混合液凝固点一直升高,所以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时,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 (2)因为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而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结合图表可知,混合液的凝固点为-28℃即可满足条件,所以选择防冻液含量为40%; (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就会导致防冻液的含量增大,而混合液的沸点会随着含量增大而升高,所以沸点就会升高; 故答案为:(1)D;(2)B;(3)升高、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增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12345678
温度(℃)90℃92℃94℃96℃98℃99℃99℃96℃99℃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_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______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______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______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______℃.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5)表格数据纠正后,在坐标中画出水的沸腾曲线.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声音的探究
(一)他们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手在振动
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发声时,感觉手在振动
实验三:打击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
实验四:把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声
(1)他们发现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是:______,物理学把这种由几个现象得到一个共同结论的方法称为归纳法.
(2)音叉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到,通过激起水花将振动放大反映出来,物理学上把这种方法称为______
(二)小玉发现,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同.他继续用刻度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123
用力大小较大
尺的振动幅度较大
尺拍打桌子的声音较大
(1)小马发现他收集的数据有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
存在的是:______
(2)经过改正后,他们得出了正确论:______
(三)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乙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请帮他完成实验记载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______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丙所示,用薄塑料片在1、2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______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四)小马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
a、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b、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
小马发现两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______.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这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利用这个装置测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如图,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各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
(1)用钢水浇铸火车轮是    ; 
(2)把废铁块熔成铁水是   
(3)冬夜出现的“霜”是   
(4)冬天,冻了冰的衣服也变干了   
(5)大气中水蒸气凝成小水珠,形成降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