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收音机、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声源的是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三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C、将泡沫小球放在鞋盒上,比较小球弹起的距离.
(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三种实验方案设计的,其中与方案C相对应的是______.
材料 | 距离/m |
毛衣 | 3.5 |
报纸 | 4.1 |
棉花 | 2.5 |
泡沫 | 3.0 |
(4)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1)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
(2)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
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2)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仍然保持
状态.
(3)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气”.
(4)“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查看答案
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小丽实验中的错误:
①______;
②______.
(2)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所示,则图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小丽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99 |
①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丙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②根据图象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a.______;b.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