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B.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B.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D.我们可以利用紫外线来检验钞票的真伪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在空气温度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噪声是发生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的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4)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解析】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则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同种介质密度不同、温度不同传播速度也会不同,在空气温度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的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所以悦耳的乐声也会成为噪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下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气温影响空气的疏密程度,气温越高,空气越稀薄,则声速越大,因而产生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表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1)烈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上,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______拐弯.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若枫桥到寒山寺的距离为680m,客船里的乘客听到钟声至少是______s前僧人撞击钟面而传来的.(假如当时的气温是15℃)夜晚钟声传播距离比较远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时彪同学“探究海波晶体熔化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将温度计A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______
(2)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B搅拌,其目的是______
(3)时彪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冰熔化太快,没有找到冰的熔点,请你写出一条可行的办法:______
(4)从实验装置可看出,被加热的物质放在试管中,试管放在盛水的杯中,这种加热方法与直接用酒精灯对试管进行加热相比,其优点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
距离较长
响度较响较响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将一根长约30cm的钢锯条紧压在桌面的边沿,使它长度的manfen5.com 满分网伸出桌外.拨动它的顶端,可以观察到锯条在振动的同时发出声音.然后回缩一些,使它的manfen5.com 满分网伸出桌外,再次拨动它,可以观察到锯条振动变快,并能感受到声音随之发生变化.
(1)此实验用于探究声音的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若要继续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时应保持______不变,改变每次拨动钢锯条的力度,观察钢锯条振动的______,同时听钢锯条发出声音的______,比较后得出结论.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当我们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能听到从壶内发出的声音,天翔同学对此作了专门的探究.
(1)刚开始,瓶内传出低沉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厉.请你用专业的物理语言来描述这个现象:随着瓶内水的增多,声音的    
(2)天翔想:这个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发出来的呢?他猜想,可能是水从高处落下时冲击瓶内水引起振动而产生的,也可能是水的振动引起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你认为还有其它的可能吗?请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填在后面的空格处     (只填一种可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