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的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的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厘米处,能清晰地听见表的”嘀嗒”声,表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 (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厘米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_____(入射角/反射角),耳朵仍在原来的位置,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了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__(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3)平面镜依然放在原位置,将筒内的棉花换成泡沫塑料、木板、金属板等,重复上述实验,听“滴嗒”声强弱,这是为了探究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1)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判断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为探究材料吸收声音能力强弱,可保持耳朵与钟表位置不变,而把钟表放在不同材料上. 【解析】 (1)耳朵在玻璃圆筒口上方清晰地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人看见表,是表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形成的,所以光线AO是入射光,所以∠AOB是入射角; 参照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 (3)平面镜依然放在原位置,将筒内的棉花换成泡沫塑料、木板、金属板等,重复上述实验,听“滴嗒”声强弱,这是为了探究:不同材料吸收声音能力的强弱. 故答案为:(1)空气;(2)入射角;能;(3)不同材料吸收声音能力的强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某同学做了如下操作:
A沿ON前后转动板E;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为了研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实验时进行的操作是______,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填“A”“B”“C“D”)
(2)某实验小组测出入射角为40°,由此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他们的做法是否科学?______,为什么?______
(3)让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会沿着OA方向射出,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这个现象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有如图1中所示四种,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其他三个图使用温度计不正确的原因归结为一条______
(2)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表:
 时间(秒)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98
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根据图象2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温度变化特点:
①水沸腾前,______
②水沸腾时,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查看答案
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为什么人类能听到到大象的“声音?”
查看答案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火车的速度是108千米/时,火车在隧道前某处鸣笛,3秒后站在隧道口的人听到火车的鸣笛声.求:人听到鸣笛声再过多少时间,火车可以到达隧道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