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说话时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 B.耳能...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说话时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
B.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能区分自己讲话的回声和原声,人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34 m
C.固体传声比气体慢
D.人水中的游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1)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它的传播需要考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是在空气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2)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 【解析】 A、当人说话时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能区分自己讲话的回声和原声,人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340m/s=17m.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一般是在固体传声比气体快;故C错误,不合题意. D、人水中的游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声音通过气体和液体传到鱼,声音说明液体也能传声,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着的物体.甲:以每秒2次上下挥动的手臂;乙:蝙蝠的嘴发出频率为105Hz的振动;丙:被小锤敲击的频率为256Hz的音叉.对以上这些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B.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甲、乙不是声源,人耳不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C.甲、乙、丙都是声源,但人耳只能听丙发出的声音
D.甲、乙、丙都不是声源,人耳都不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查看答案
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响度太小
B.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
C.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查看答案
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
一些动物的听觉的频率范围
蝙蝠1000Hz--120 000Hz
海豚150Hz--150 000Hz
60Hz---65000Hz
大象1Hz---20 000Hz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
查看答案
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保护车辆行使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